点击放大

“复履薄冰”伊恩奇-文涅尔(Inci Eviner)个展

日期:
2016年9月10日 - 2016年10月31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6年9月10日 17:00
空间:
艺术门上海(上海市黄浦区香港路117号2楼203)
艺术家:
伊恩奇-文涅尔(Inci Eviner)

展览简介

展览时间:2016-09-10 - 2016-10-31

开幕时间:2016-09-10 17:00-19:00

展览城市:上海 - 上海

展览地点:艺术门

参展人员:伊恩奇-文涅尔(Inci Eviner)

展览介绍

上海──2016年9月10日起,艺术门荣幸呈现土耳其著名艺术家伊恩奇•文涅尔(生于1956年)个展──《复履薄冰》,将展出影像、图画(drawings)、纸本拼贴和绘画。文涅尔首次中国个展聚焦在她的影像装置,将与展厅内的纸本作品相互呼应。展名「复履薄冰」则意旨不同视觉语言、图像间的引用和循环往复,更间接透露艺术家长期对土耳其社会问题的关注。

伊恩奇•文涅尔的作品中探讨由男人、女人、无性人甚至半人半兽来进行的一系列荒诞且令人不安的反复动作,包括爱抚、捶打、脱去衣衫及肢体合一等行为。文涅尔使用相似角色与动作的重复演出创造了影片中无限循环的效果,这则是受到了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所提出的「展演性(performativity)」的启发。巴特勒认为性别是由后天社会制度和传统所决定的,并非纯粹生理限制,因而人们表现出的取向构成了自我认同的性别。既然性别是由人们反复引述和展演所建构而成,文涅尔认为应可寻求另类的表现方式来挑战和质疑社会性别的概念。她采用充满情欲及彪悍的女性身体来冲击文化规范以反抗固有体制,开创了崭新的自由境地。

文涅尔在影片中侧重于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如少女、移民和难民,但影片中将她们描绘成自主性强的个体,好比《逃亡的女孩》(2015年)中的那些为了追寻爱与对未来的期望,逃离暴力及父权社会压抑的逃家女孩们。影片的张力来自于360度旋转摄影机所拍摄出的景象:所有人物在密闭空间中以环形方式奋力地追逐和移动,试图追上摄影机和时间的流逝。图像也从纸上跃起,从平面转为移动中的「图像」和演员,以对抗艺术史中女性静态的刻板印象。在这场没有开端也没有结尾的回旋游戏中,即使对美好未来的不确定性,女孩们仍躁动地向前进。她们最终能否逃脱?我们由衷希望她们可以。

《坏事降临》(2016年)是文涅尔最新的影像创作,以她亲手设计的舞台为背景。她认为以剧场布景和表演方式为切入点,可以为她的视觉语言增加了许多创作可能性,同时加强观者的身体与感官体验,也使艺术家得以即兴创作。故事内容看似简单但却耐人寻味:ㄧ条女人的舌头被丢进了垃圾堆,将会被好几世的尘埃所覆盖和磨尽。这个被咬伤的舌头以一位身穿粉红色道具服的演员来呈现,游移于现实与梦境之间。而影片中强而有力的视觉语言则由表演者来发挥,运用自身的直觉去实验摸索,试图诠释文涅尔的图画。有时在表演中,这些举动超越人类界线,揭示隐藏于心底那些近乎原始和野性的呼唤。

曾经居住在充满边缘族群的郊区小区(Tarlabasi)的体验启发了文涅尔描绘这些残缺身体为了生存所做的挣扎,好比影片中那些自由漂浮的个体对抗着陌生又不适居住的环境。文涅尔将这种充满动能的表现手法与数码动画结合,在《破碎的宣言》(2011年)、《现代的起落》(2012年)和《欧洲离散的女孩》(2012年)之中,舞动的身体以狂野和自我毁灭的姿态与静止的图像背景对立。从本质上来说,文涅尔利用女性躯体作为艺术研究的媒介,同时以此为武器来颠覆视觉艺术中的等级之分。

土耳其种种公民运动和其社会的不安定,是为文涅尔创作的动力。土耳其人飘忽的身份认同是自1980年后不断的社会运动,诸如由女权主义者、环保主义者、反军国主义者、同性恋平权活动人士、人权捍卫者等群体发起所塑造成的。回朔历史,土耳其介于东西方交界的矛盾以及伊斯兰和西方文化的长期冲突,又或是加入欧盟的争辩等议题都在文涅尔的影片《破碎的宣言》以及《欧洲离散的女孩》中充分的表现。《破碎的宣言》为三屏影像组合成的装置;《示威》、《暴力》和《移民》分别描述了拿着文涅尔的墨水画标语牌的抗议者、以上衣遮掩头部(代表妇女传统面纱)的肚皮舞者、以及伊斯坦布尔的流浪狗,这些都指向土耳其与欧盟之间的复杂关系。

对文涅尔来说,图画不只是起点,而更是创作的基础,她一再强调:「艺术中的一切包括影片,都源自于并终将返归图画,是个无止境的轮回。」文涅尔对舞台和表演的兴趣也是从图画中萌生,她从图画的流动性发掘了舞台表演的潜力,并仰赖表演者间的互动交流创造出全新的能量与发展,而艺术家任由感情与潜意识在这场编舞中引领,进而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视界。

关于伊恩奇•文涅尔

伊恩奇•文涅尔于1956年生于土耳其安卡拉,于1980年在伊斯坦布尔国家美术学院取得绘画学士,随后于伊斯坦布尔米马尔希南艺术大学获得艺术博士。她擅于在创作中融合多种媒介探讨女性身份议题,现居住及工作于伊斯坦布尔。

文涅尔以她精致且引人深思的图画(drawings)名闻遐迩,进而透过图画、摄影与录像媒介等多层次手法打造出空间与表演个体之间的张力。作品中看似费解的矛盾不仅仅为美学上的考虑,反而是促使观众来揭示被压抑及忽略的议题,更是打破既定偏见的途径。

文涅尔曾在世界各地办过个展或参与群展。她应邀参加许多地方举办的双年展,包括伊斯坦布尔、威尼斯、台湾、提萨隆尼基、上海和釜山。她的作品也曾在多家美术馆展出,包括纽约绘画中心(The Drawing Center)、费城美术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维也纳提森•博内米萨当代艺术馆(Thyssen-Bornemisza Art Contemporary)、麻省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achusetts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里尔美术馆(Palais des Beaux-Arts de Lille)等。

关于艺术门

艺术门由林明珠女士创立。作为推动亚洲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艺术门已拥有超过二十年推广亚洲与西方当代艺术和设计的经验,并拥有多家境外画廊。如今艺术门已成为业界内最领先和最有成就的当代艺术画廊。

艺术门致力于推广能够重新审视各个区域当代艺术哲学与理念的艺术家,并在中国及亚洲艺术走向国际化的舞台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艺术门与著名策展人合作举办展览,透过香港、上海以及新加坡的艺术空间,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呈现艺术家个展、艺术项目、装置展、以及艺术家群展等高水平的展览项目。基于中国文人艺术的理念──艺术无等级之分,艺术门致力于打破不同艺术门类的界限,以独特的画廊模式鼓励跨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

艺术门位于香港、上海和新加坡的四个空间分别代理着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其中有朱金石和苏笑柏,他们将中国特有的情怀融入国际化的视觉语言中,其作品亦在国际上广泛展出,被纳入世界众多重要的私人和公共收藏里。同时,艺术门亦在亚洲展出著名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莱昂纳多•德鲁(Leonardo Drew)、卡洛斯•罗隆(Carlos Rolón/Dzine)和因卡•修尼巴尔 MBE(Yinka Shonibare MBE),让更多的亚洲观众了解他们的作品。艺术门鼓励国际艺术家创作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作品,合作创作令人深思的、切入文化的作品。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