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林冠艺术基金会即将举办扎克瑞·阿姆斯特朗(Zachary Armstrong)中国首个展“蜡烛袋”。展览包括艺术家极富个人特色的蜡彩画、陶器、雕塑和装置作品。该展览是阿姆斯特朗迄今为止最大的展览,向观众集中展示他涉猎广泛的创作实践。
阿姆斯特朗为此次展览创作了全新作品,将林冠北京的空间转化成与其个人生活和美国文化相互参照的独立微观世界。这些全新作品包括步入式的蜡画屋,真人大小的霸王龙头骨青铜铸模,大规模的墙上装置以及新作绘画。这些作品暗示了阿姆斯特朗本人的生活和童年,以及流行文化和艺术史的对话,同时也对当代社会现实作出评论。
房屋和霸王龙骷髅等装置是阿姆斯特朗基于自己的生活和童年的灵感而搭建的,而“游戏”的主题是普世性的——可辨识且安全的“家”的环境,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夹杂着种种令人不安的元素,统统汇总在一起,共同构建了“生活”。大规模的墙上装置由一批搁架组成,与蜡烛袋,盆,灯,草图和绘画簇集在一起。蜡烛构成了展览的核心,蜡是大部分作品中的关键材料:“蜡烛是童年记忆的象征。小时候,我收集了很多蜡烛以及其它东西。它们是强迫性收藏的象征,是展览的内核,也是整个当代世界的内核。”扎克瑞·阿姆斯特朗如是说。
展览中的四幅大型画作展示了阿姆斯特朗掌握古老的蜡彩技法的高超水平。在这种热蜡绘画技法中,热蜂蜡层被用作颜料结合剂。贾斯珀·约翰斯(Jasper Johns)、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林达·本格里斯(Lynda Benglis)等艺术家曾复兴并普及这种古老的技法。阿姆斯特朗在其中两件画作中刻画了来自鲜少被艺术圈提及的美国流行文化艺术家诺曼·罗克韦尔(Norman Rockwell)和伊恩·米勒(Ian Miller))。在另一件画作里,他借鉴了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彼得·布鲁格(Pieter Bruegel)的作品。最后一幅巨型作品上则布满了阿姆斯特朗创作实践中反复出现的图像:大型恐龙。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酒仙桥一姐
不知荒木经惟可曾想过,有一天KaoRi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2018.08.07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郑姝
《救世主》的市场成绩一面照出西方艺术交易体系的规范,一面也折...
2017.11.18
Chelsea
私人收藏、个人美术馆在西方历史悠久,在中国也逐渐成熟完善,从...
2017.12.06
杨天帅
他知道大主教需要一面人像花窗玻璃,只是他对这一决定感到疑惑。...
2014.07.08
杨天帅
翻看新闻的档儿,读到王家卫将在明年中与美国 MET (Met...
2014.10.17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