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清流:品格镜鉴与美学的重申
策展人:戴卓群
艺术家:段建伟、冯良鸿、马树青、邵帆、谭平
开幕:2017年4月8日 15:00
展期:2017年4月8日——2017年5月30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706北三街 N3 Gallery
春樱盛放的季节,邀您共赴 N3 Gallery 新展“清流:品格镜鉴与美学的重申”。展览由戴卓群策划,将展出来自段建伟、冯良鸿、马树青、邵帆、谭平五位艺术家的作品。旨在回望中国古代美学中的 “清流” 传统,并在中国当下艺术评价体系中重申 “品” 与 “格” 的美学。
清流:品格镜鉴与美学的重申
品与格,是中国古代美学语境中的核心语素,在古典审美理论中,品与格均包含两重基本词义,做为动词,其与鉴别、辨析、评判审美对象有关,《易经》中“品物流形”,朱熹讲“格物致知”,都是重要的法门。而当其用在与名词有关的范畴中时,品与格又成为划分事物的品质、格量等更深层特质的标准,此时的品与格则被做为对艺术家及其创作的评断,并进一步上升为统辖古今的基本美学概念。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始以画分六品,是书等差画家优劣;唐代李斯真在《后书品》中提出“十品论”;其后,张怀瓘《书断》以“神、妙、能”三品评定书法;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在李、张二人基础上,始设“神、妙、能、逸”四品,并将神、妙、能三品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等,而逸品则无等次,超乎格外。随着两宋士人书画的兴起,重新调整了“逸、神、妙、能”四品的地位,北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提出“画之逸格,最难其俦”,将逸品提升到至高境界,此后元明的画品论,基本纠缠于逸品的地位及其与神品的关系。
中国艺术史自先秦至明清,始终贯穿一脉“清流”传统,犹以在魏晋风骨与宋明士人艺术大昌时期,陶潜、王维、苏轼⋯⋯动仗名义,清流雅望。
此次以“清流”为题,“品”、“格”镜鉴,邀请段建伟、冯良鸿、马树青、邵帆、谭平五位艺术家共同构建展览,置身当下语境,蓦然回首,往昔清流,零落碾泥尘,留香如故,是为引。(文/戴卓群)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