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蜂巢·生成”项目即将于2015年12月31日推出年轻艺术家黄娟个展“变流”,展览由杨鉴策划,作为蜂巢扶持年轻艺术家计划的第十六回展,将展出至2016年3月2日。
黄娟1991年出生于重庆,本科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研究生在读。在本科学习的后期,黄娟以一种自省而单纯的思维方式,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抽象创作。本次展览将呈现艺术家近两年在纸本上创作的抽象作品。
黄娟的抽象绘画存在较为明显的演变:从比较自动主义式的、极端繁复的“增殖式”的形状网络到圆形、条纹形、方块形混合的复杂形式演绎;从纯平面化、图形化的视觉秩序到之后的微妙参差、前后掩映的空间结构转变;从简单纯粹的大块色彩布局到之后丰富渐变、多调性交响的色彩世界,形成了一个不断“破局”的过程,艺术家驾驭形状、色彩、质地、形式等绘画要素以及把握画面复杂统一关系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意味着她后面的画总会面临更多的“技术飞地”。她要付出更多的劳作和智力去填补这些难度上的增长空间,不断找到所有形象和效果共同的纽带,更为稳定而深刻的则更具有框架性,比如那些星空般的“点状”形象群、均匀而“守恒”的线条秩序、明丽而富于光感的色泽等等,这些大概构成了黄娟绘画的某种底色。
在黄娟的画面中,光源的穿透形成了多重时空维度的交叠感,而线条的流动感消除了叠加式作画方式呆板的疑虑。那些抽象图示和不规则网格来源于艺术家的日常经验以及情绪的提炼;可以感知的是,在画面背后,存在一个纯化而独特的感觉系统。而当视点孤立地落在画面中抽象图示的微小单元,会发现艺术家刻意避免使用辅助工具创作时不可避免的绘画痕迹的变化,它们在这里像是一种情感的附加,这些元素共同服务于画面,缄默而又顺从。艺术家在作品间维持着一种变数,激进地打破着自己的系统,也震动着观者的视觉神经。
本次展览的题目为“变流”,取自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抽象与移情》当中论述的与抽象所对抗的一种不确定因素。黄娟作品虽大都由抽象图示在同一画面中重叠出现组成,在不同作品中却没有刻意设定关联性的连接和设定叙述性,进而言之像是通过找寻一种“变流”在阻截作品及作品间的从属和附加,近似与相联被艺术家有效地控制了。当作品集体呈现时形成场域,内向的力量被聚合,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家系统之中的产物,而“变流”光临使得每件作品都形成独立的节点,开端一个新的未知。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