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参展艺术家:宋陈、陆先铭、郑维、何塞-马利亚·卡诺、谢帆、叶楠、曹晖、冷冰川、洪东禄、苏笑柏
大未来林舍画廊将于3月份推出策展项目-“媒介”,探讨不同的媒材在艺术家各自的运用与诠释中,如何反映其创作的精神理念。媒介,系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当艺术家运用不同的媒材作为工具,其单单只是材料的变化?又或者透过材料这个物理性的介质所传达的精神性意义,能赋予作品更深一层的思考?画廊此次将带来多位艺术家不同媒材的创作,引领观者思考媒介的可能性。
此次展出的艺术家跨越数个世代,希冀透过不同世代的创作采样,探讨艺术家如何运用不同的媒材与其时代跟文化呼应。José-María Cano将欧洲古老技法-“热蜡画”,转换为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工具;陆先铭运用不锈钢替代传统画布,其创作反映出台湾工业制造的时代背景及影响;冷冰川以传统文人墨染为底,中国棉麻、茶叶等材料作为画笔,架构出西方材料与东方精神的文人创作;曹晖以FRP形塑并绘画出宛如真实的血肉物件,然而开肠剖肚的沙发、扒了皮的猪,是否揭露了更加真实的真实;洪东禄的光栅片灯箱取代了传统图像,创造时代科技中的虚拟图像,也探讨着生命的价值;郑维用木刻描绘当代青年生活的日常图像,却又在作品上附加了许多时代的现成物和被刻下来的木削,思考着被剥夺与被赋予的价值;宋陈的作品《入土为安》,将生命中的许多物件放置并封存于画面上,将过去入土为安的同时,生命是否得到了新的意义?谢帆用绢布取代传统画布,运用绢布的透明特性,思考着传统文人画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想像;叶楠则将油墨印刷于不锈钢板上,透过图像宣传与工业制造,探讨着时代的政治意义。
媒材不仅能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亦能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社会变化、美学观点。画廊借由不同世代艺术家对于媒材的运用,以“媒介”为引,探讨当代艺术创作的深度与广度。希冀透过多元的探讨,梳理出未来华人美学的可能性。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