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MATSUO Mitsunobu
环境造型家
日本NPO福利艺术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亚洲基础造形联合学会前事务局局长 中国雕塑学会顾问
上海科学与艺术学会首位外籍会员
已经73岁高龄的松尾光伸,从创作出以椭圆为主题的周期空间的22岁起,已经走完了50年的艺术生涯。
这位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从2005年赴中国担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客座教授起,已经在中国创作已经10余载。但松尾先生极其低调,投身于学术研究与沉稳的创作中,以至于他在中国的个展姗姗来迟。
3月12日将于深圳1618艺术空间开幕的“原形本体——椭圆界:松尾光伸个展”,是松尾先生在中国的首个个展。“原形本体——椭圆界”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充满学者腔调的展名,但事实上,其中的趣味却是任何一双欣赏美的眼睛都能领悟的。展览海报之所以采用松尾光伸一大幅充斥着“椭圆波点”的「周期空间」作为背景,亦是因为,椭圆,这一来自大自然的天然形状对于这位老先生来说有着绝非平常的意义。
这一幅「周期空间」,背后有松尾先生学生时代一个摄人心魂的旅行经历。在东京艺术大学求学期间,他曾休学两年进行了一次改变了他一生创作之路的旅行。
“我乘坐移民船,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经由非洲,游历了南美的巴西。这次航行,沿途亦经过亚洲各地,且横渡印度洋,在通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的船上,我看到巨大的太阳落在海平面上的一瞬间,横向地变成椭圆形,而后又再次浮了上来。这应该是覆盖着地球的水蒸气层中反射出的形状,椭圆形的太阳在我的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
若是追根溯源,松尾光伸对于椭圆的迷恋来自于他对于几何、形体的敏锐天赋。他说,这种天赋在他大学时期表现得非常明显。他的大学,东京艺术大学,这一所让所有才华横溢的艺术学子望而却步的顶级艺术学府,在写实、具象方面孕育出无数大师。然而天才的眼光和路径绝对是独特的。松尾光伸在校期间发现了自己对纯粹几何形体的迷恋和才能,并且决心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而在日本,对于抽象形体的研究与创作少之又少。
据说,对于一位出色思想家来说,他们一辈子往往只关注一两个问题,甚至一个问题;那么对于一位出色的艺术家来说,他们一辈子或许都在痴迷那一种最美最无法抗拒的创作“原形”,就如松尾光伸无法拒绝对纯粹几何形体的迷恋。而他往后的所有创作,从平面到立体,都从那闯入他生命的“椭圆”开始。
所以我们在欣赏松尾光伸的作品时,可以清楚感受到何为“理性的最大诗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圆是数学中最完美的形状。可是圆只有一种形状。松尾光伸的椭圆,是圆的变化体,也可以是圆从不同角度的“形象”,他的椭圆,让绝对精准、冰冷的数理几何活了起来,有了流动般的生命。难怪孙振华称松尾光伸为“形体诗人”,称他的作品为“数学与音乐的结合,形体与诗歌的结合”。
比草间弥生还早25年问世的“波点艺术”
1618艺术空间对松尾光伸作品拥有独家衍生品制作权,在迎接松尾先生中国首个个展开幕之际,我们已将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幅平面作品「周期空间」印制作成100%桑蚕丝巾。
将松尾光伸的作品穿在身上,也许是对这位老先生50年艺术生涯最好的致敬了吧。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