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艺术家:曹澍、玛雅·黛伦、安捷·伊曼和哈伦·法罗基、冯梦波、郭凤怡、胡介鸣、金雅瑛、刘窗、刘昕、毛晨雨、缪晓春、触觉艺术小组(王鲁炎、顾德新)、徐冰、郑国谷、庄辉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年度大展《身体·宇宙:共同生活的艺术》即将于2022年4月30日(周六)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至8月28日。本次展览由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学术总监董冰峰策展,本期将以展览的三大内容板块身体与历史、身体与技术、身体与宇宙出发,为大家解读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复杂现实中,一起思考和探索“共同生活的艺术”。
01身体与历史
记忆是取决于艺术家的个体经验还是历史认识,其中的叙述模式和价值判断是如何被逐步确立起来的?那么,身体既是历史书写的主体和对象,同时又是被形塑和规训的工具。而艺术家针对这一议题又是如何展开有效思考和自由实践的。从博物馆学、地质考察、神秘学研究以及数字虚构等创作主题出发,“身体与历史”单元的四位艺术家既提供了极具挑战性的观点,又将作品成为了融合个体经验与集体记忆之间重要的载体和场所。
02身体与技术
技术变革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技术的无限扩展和对公共生活的影响又引发强烈批评与质疑。所以,技术如何时刻保持一种伦理思考的必要性与肯定生命本身的特殊价值,无疑是当下现实的核心关切。从劳动者的身体出发,包括对人与技术等多种关系的剖析,乃至对意识交流和群体精神生活的深入发掘。“身体与技术”单元致力于探讨和推动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可能性共存以及想象未来世界的勇气。
03身体与宇宙
人类如何与万物共生?首要肯定的是,身体是自我、世界与艺术的交汇之处。“身体与宇宙”单元从人类初始的“宇宙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宇宙主义”到当下热议的“宇宙技术”,探讨今天的艺术正在持续地创造一种“整体技术”的概念及其能量网络的重要意义。但“身体与宇宙”归根结底的核心是人本身:身体向着世界的开放,而不是将其分离。艺术唯有不断超越视觉中心主义及其陈旧的认识论,才能真正拥有身体所具有的绵延不断的生命能量,重新提出匹配新生活的现实方案。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 从卉
6月盛夏,艺术圈的小伙伴们分成两类:去欧洲巴塞尔的和不去欧洲...
2014.07.01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
李振华
最近听到和看到最多的话题是毕加索和曾梵志,都是因为天价的拍卖...
2013.11.16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