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当代城市社会是由不同个人与组织的互动所构成的场域,在这一场域下,各种群体共存于这个社会空间。空间又总是相对环境而存在,从而因为当代大型城市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危机产生了众多“边缘”问题。这一“边缘”问题主要体现在城市边缘空间、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等方面。尽管有着各种的“边缘”问题,毋庸置疑的是当下城市仍然继续发展着,菲利普.亚当斯在《城市边缘》书中所述:“边缘总是引人关注的,因为这里充满了紧张与变化,发现与创造…”。无论是城市的边缘空间亦或是生存在城市的边缘群体,从边缘到超越边缘只是时间的问题。随着时间的迁移,城市空间的急速扩张形成了对城市边缘线的超越;随着边缘群体生活空间的转移,边缘形态也将逐渐改变,他们也终将成为这个城市空间的本体。我们在这其中不仅是发现其事实的存在,更是对其终将改变的状态充满期待。
本次展览从城市边缘空间和边缘群体的角度出发,是一次对“城市边缘”的微观解读,以此引发观者自身在这样的现象中去思考与探究。展览邀请到意大利艺术团体“MACAO”与中国青年艺术家围绕展览主题进行创作。这两方截然不同的团体,他们在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长,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了不同的意识形态与艺术风格。他们用自己的生存态度体味着这高速发展的城市进程,并通过各种的艺术媒介来表现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体悟。艺术一直在人们心里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乌托邦”,有人说“乌托邦”已经死亡,但是现在这些年轻人仍在寻求着这样的理想以及自身存在的意义,追求着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一直以来,意大利团体“MACAO”他们在城市边缘用自己的行动、艺术的语言来激活他们生活的城市里面被人们所遗忘的建筑空间。这种追求理想“乌托邦”的坚持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力量,也鼓舞了更多的年轻人赞同他们的理念并参与其中,用他们的行动试图改变城市的现状。他们展示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新的关系与共存。而中国艺术家更多的是从个人体验出发,关注生存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与空间的关系,用艺术的语言来表现他们对于城市边缘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并试图让观者置身于他们营造的艺术语境下,直观的感受作品所要传达的内容。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