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点击放大
展览名称: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提名展——“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
主办单位:朱屺瞻艺术馆
开 幕 式:2016年5月14日(周六)下午3:30
展览时间:2016年5月10日至2016年5月25日
展览地点:朱屺瞻艺术馆2-3层展厅(上海市欧阳路580号)
艺术总监:陈九
展览总监:贺亚民
策 展 人:马艳
参展艺术家:白缨、崔彤、丁蓓莉、刁雅琳、毛宇佳、刘永涛、孙源、王伊楚、王牧春、徐旭峰、赵爱华、宗锡涛、庄颖
朱屺瞻艺术馆将于2016年5月10日至5月25日举办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提名展——“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展览。2005年,朱屺瞻艺术馆创建了“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其建立初衷即在于传承经典,并挖掘和呈现水墨领域的新力量,2013年朱屺瞻艺术馆推出了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提名展“与明人对话:当代画家面对传统的六种态度”,以传统和现代语言对话的方式开启了新水墨的新思考机制。2016年我们在继续关注水墨领域新力量的学术主旨下,推出新一届的新水墨艺术基地提名展“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在水墨谱系梳理的同时,挖掘当下的新生水墨面孔,呈现当下年轻一代对水墨语言的探索和思考。
上海有个现象,喜欢“混杂”,就像这座城市喜欢中西、传统和现代驳杂而居的文化一样,这个城市的艺术也沾染着这座城市场域里的惯习和习气,流行“杂聚”,比如喜欢将国画和水墨、画院和在野的艺术和艺术家“黏”在一个展场里,在那些混杂的展览情境里,我们混沌其中,感觉像一场聚会的雅集,至于产出了什么,似乎无关紧要。但是在此次“样貌:上海青年水墨的十三个个案”展览中,我们试图抛开这种驳杂的展出方式,摘出“水墨”这个点,将艺术家的创作焦点放在在水墨性和绘画性上的讨论上;另外我们将抛开海派和后海派这些概念的讨论,从个体去观察,从一种表象上观察每个个体的艺术,在这样一个现代性的都市语境里,个体语言的范式实践应该比一个集体话题的塑造更加有效,更加有它自己的生命力。水墨和个体——是我们此次展览的一个态度,也是展览预设的起点。
这样的考虑,是基于2013年我们曾经做过的“样式:上海水墨的十个个案”的谱系延续,从一个上下文的艺术史语境中追溯、承启转合,如果说上海水墨的十个个案选择的是10位在水墨语言、风格相对比较成熟的50、60年代左右的新水墨艺术家;那么此次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提名展则从一个脉络谱系上聚焦70、80更年轻一代的水墨艺术家的创作,他们是一批活跃又不断迈向成熟的创作群体,70后创作群体目前正处于创作的盛期,80后的艺术语言和风格也正在形成,将这两部分群体放在一起研究和展示,试图从一个动态的发展谱系上进行一个学术梯队的假定,为新水墨的研究提供更多感性的展览文献和展开讨论的视角。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将展出13位艺术家的45件作品,希冀通过这个展览,透过艺术家的作品能捕捉这个正在发生的群体的一些艺术个案和现象。朱屺瞻艺术馆一直致力于推动水墨的发展,燃着水墨的火把一直在前行的道路上拓展演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在水墨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作为致力于当代水墨推广与发展的平台,上海新水墨艺术基地提名展将新水墨这样的话题推介成一个展览机制,呈现了对当代意识表达在水墨领域中的信心,希望这个场域能为更新一代年轻的水墨艺术家创作实践有所发声,让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在这个平台上出场,交流和反馈。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