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高伟刚个展——返程

日期:
2015年1月11日 - 2015年3月2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1月11日 17:00
空间:
北京东景缘酒店

展览简介

高伟刚 场域特定项目

策展人:吴承祖、谢玮玲

2015年1月11日至3月20日

开幕式:2015年1月11日下午5-7点(周日) 东景缘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嵩祝院23号东景缘

纵然语言为人所共有,但多数人立身处世仿佛各有其到。 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完全一样的。 —— T.S.Eliot 《烧毁的诺顿》

时间凝结在艾略特笔下烧毁的玫瑰园中,过去和未来互相羁绊,交织在变化着的软弱的躯体里,卫护着人类既不飞升天国也不堕入地狱。诗歌以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c.535 - c.475 BCE), 一位深陷隐喻与悖论的古希腊哲学家的偈语开篇,喃喃自絮般谈论着时间与救赎。这个古老的话题如今依旧困扰着现代的灵魂,甚至夹缬进更多的欲望与纷争。

让我们姑且将这一切看作是一个悖论。

项目以同样经历了大火焚烧却得以修缮留存的东景缘智珠寺为特定场地,最难以回避的既是空间本身所承载的时间,过去的时间。朱门瓦墙庇护着一段六百多年的历史,之中涵盖了人类对于信仰的尊崇敬畏,亦留下了数次社会变革的痕迹。每一次进程中的损伤、迸裂、腐朽,随着时间成为这转动不息的世界中片刻静止的存在。翻阅了过往的一幕幕后,我们又终将被时间引领回此刻。人们曾经徘徊在寺中,寄托生的希望,是因为难以承受太多残酷的现实。那么在此刻,我们面对的又是什么样的现实?

每一个抵达东景缘的人必会经过一条狭长的小路,尽头即是东景缘高耸的围墙,隔着现实中的大相径庭。围在里面的世界,离权利中心很近,离小路的居民们很远。命运与资本造就了悬殊的生存状态,在空间内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将此刻的现实一切为二,赤裸而真实。寺内外的不平衡现象即构成此次个人项目的社会语境。艺术家高伟刚显然不愿意屈从于空间本身附加的厚重意义,而选择直面现实。其相关乎空间的态度,既是对于语境的响应,又不至过分地与对象关联,以确保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高伟刚相对较短的创作生涯中,其对于材料及其趋势的运用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叙述方式。他的作品在严谨地裂解观念和材料的过程中脱引而出。楼梯是他感兴趣的主题,关乎大小和规模,不回避其具有的纪念碑式的意义。换句话说,其所选择媒介的特性、传统、和历史植入他所创作的作品,它们所产生的话语极大地激发了一场更广泛且至关重要的关于观念和材料是如何交织及可能性的对话。

表象给人造成错觉,加上狭隘的经验导致错误的判断,经常会给我们一脚踏空的教训和一段无法实现的旅程。艺术家利用所展示作品本身具有的趋势及空间特有的属性,有目的地安置,加上人们习惯性地附加在这些物上的意义,游刃有余地在现存矛盾体内布下更多的迷局。作品向外延伸,覆盖到寺顶、房间,及入口。面对不平衡的世态,高伟刚并未抽身而出以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关怀或批判,也无意去辩驳其中的对错和因果,更无法改变。作品在此处的意义绝非是为了指出一条通途。相反,艺术家制造了一个个假象,将人引入歧途,不动声色地留下对于现实和自我的诘问。

我们所见的表象是否值得相信并为此追逐不息? 被困于现在的我们又应该向谁祈求?出路究竟在哪里?

我们感官所接触到的“现实”在这里遭到了怀疑,它被真实地呈现,却是片段化的。以碎片去拼凑“现实”,在艺术家看来本身就是一种恶习,而我们又是那么容易轻信自己所获得的证据,牢牢抓住甚至奉为真理。山门处的作品《降临》由不同的几何体相互连接,顶天立地,闪耀着智慧的光辉。我们曾经被教育,世上的万物都可以被归纳成这些几何体,从山林到星辰,从人类到机器。人类发明了这些模型并以此来构建便于自己理解的简单世界,期望法则按照我们的意志来运行。可笑的是在真实的自然面前,人造世界及其附属品都显得那么微弱且岌岌可危,就好像眼前的这根“顶梁柱”,不堪一击。

面对不平衡,我们总是计较天秤两端的得与失,而是否有想过反方向的那个杠杆点在哪里?我们或许能在每一件实体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镜面元素里捕捉到高伟刚的深思熟虑。材料映射出问题的生成与消解过程中关键的本体,使经过或驻足的我们可以有机会直面“自己”,并重溯自己一路行来的脚步。这种回望与自审贯穿于整个展览,含蓄地使我们差点忽略了它的弥足珍贵。艺术家首次尝试的声音装置作品《回》中,将原本应该属于此处空间却缺失的元素重新返还,以一种微妙到难以察觉的方式暗示着我们回归本初这一波爱修斯式的哲学慰籍。 时间和生命都是不可逆的,古寺以沉默的姿态安静伫立。

关于艺术家: 高伟刚在作品上采用多样媒体,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和表演艺术,却拒绝将他的作品归为某种特定的类型。他的艺术语言使每个作品既是一个实验的设备,也是成果,让观众对自然物质世界的思想和观念有所突破。高伟刚的创作极具丰富的个人色彩,其作品皆是他在艺术追求中个人的自我反省和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里程碑。尽管他的作品在艺术形式和材料采用上有极大的审美变化,但在挑战观众的视觉文化习惯上,无论是通过绘画、雕塑还是装置艺术,他仍然坚定地保留着该媒介本身强烈的特性,并将幽默诙谐的手法和怀疑的态度贯彻其中,从而使观众去反思他们所熟知的常识。

高伟刚1976年生于黑龙江省,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目前生活、工作在北京。艺术家在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等地举办过多次展览,作品被诸多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机构及基金会收藏,包括瑞士的博格收藏基金,法国巴黎的DSL收藏基金,中国上海的龙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的白兔基金,印尼雅加达的余德耀美术馆,及香港路易威登集团等等。因为其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新性,他在2011年荣获香港艺术博览会“艺术之未来”大奖。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