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展览主办:中国油画院美门艺术馆
协办单位:淘宝网
展览地点:北京朝阳区高碑店中国油画院文化艺术新街1704号
----------
社会的骨相
——评黄庆军的《家当》影像系列作品
文/王春辰
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进程后,加速了社会肌体的变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面貌全非。这样的语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和挑战,它要求于当下艺术的,不单单是形式的跟进,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对社会场域变迁的感应和心理体验,也就是本真的生活呼唤着一种思考型的艺术。
黄庆军的《家当》系列影像作品立足于这样的时代转换,去捕捉我们生活中的物品本身,以物的形态去透射寄寓其中的人的内在属性。这样,黄庆军的《家当》系列作品就成为检视中国生活情境的视觉图景。它们不仅是解读当下中国社会生活在场的图像文本,也昭示了影像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功能。
影像作为艺术不是被动地记录现实,而是体现出艺术家积极介入现实的主体意识。《家当》这组作品充分显示了影像艺术的这种特殊功能。黄庆军为拍摄作品,走访了中国的许多地区,有意识地去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最有中国当下生活特征的居住图像。这些图像仿佛是中国社会的骨相,历历在目,显示了各种特征和含义。
当我们面对这些《家当》图景时,我们看到了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状态的内部结构,将家庭生活的原生态呈现出来,以物的形式展示出中国当代语境中的生活哲学。在这种主观寻找中国生态的过程中,艺术家建构起中国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真实的内部空间被虚拟地呈露在外部空间中,将彻底的中国家庭境遇敞亮出来,直接地穿透了观众的视觉目光。这看似悖论的场景实际上是中国历史大转型中被遮蔽了的东西。如果不是艺术家用直接的方式呈现出如此明确的家当图景,我们会对中国人家庭的器物组织视而不见,即便见到也不思考,这是艺术家巧用影像艺术方法强力介入我们的知觉的结果。《家当》的每一个部分组成都是中国当代社会的生活信仰与生存状况的见证,它们见证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活方式的变与不变。在现实与想象的梳离空间中,《家当》以视觉启示的方式发现了我们置身其中的生活逻辑,从而确证了中国在全球大变局中的具体在场。
在今天,如何用图像来记录和揭示现实的聚变,是一个时代课题,也是作为有责任的艺术家的一种使命。对于当下的中国的现实情境的任何图像记录,只要是细腻而真实的,就都能够为未来留下一片档案。当后人再去回顾往事时,他们就有了直接的感知,艺术家的眼光也因此穿透了历史,使得那年那月的社会真实留存起来。也可以说,用影像来呈现社会骨相学将越来越重要。
(作者系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现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国布罗德美术馆特约策展人,2013年担任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
黄庆军:
1971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
1999年1月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现为正和岛首席摄影师
摄影展:
2001年6月在北京《大众影廊》举办蒸汽机车摄影展
2003年8月在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上展出蒸汽机车作品
2006年12月在德国纽伦堡国家火车博物馆展出蒸汽机车作品
2007年8月参加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飘离中国当代艺术展
2007年10月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交通博物馆 展出蒸汽机车作品
2007年12月在北京百年印象画廊举办家当作品展览
2009、2010年参加巴黎PHOTO展览 展出家当作品
2012年3月参加纽约AIPAD展览 展出家当作品
2012年11月家当作品参加第八届连州摄影节
2013年9月参加巴黎Photoquai摄影双年展 展出家当作品
2013年9月在北京百年印象画廊举办家当作品十周年展览
2014年9月在荷兰WM画廊举办《家当》个人展览
2014年10月家当作品参加第四届新加坡国际摄影节
作品在英国BBC 纽约时报 英国卫报 德国GEO 中国CCTV-2 CCTV-9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美国彭博新闻社等国内外媒体发表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