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点击放大
白盒子艺术馆将于6月12日呈现展览:“萨满:苍鑫与Nacho Zubelzu”,首次将苍鑫和Nacho Zubelzu这两位国际知名的当代艺术家在北京并置呈现,集中展出了两位艺术家新近创作的作品。
《巫术中的人工智能》(2015-2016)是中国艺术家苍鑫(1967年出生)近期创作的新作品。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苍鑫不但是中国当下历史一系列重大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的目击者,也是积极参与其中的身体力行者。在这里展出的一对装置,包含了一个可移动的结构,其上两条银黑色巨龙相互咬尾,一条龙有着男性的面孔,另一头龙则有着女性的容貌。作品在外观上与罗马梵蒂冈博物馆内《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中缠绕躯体的海蛇有着几分相似,这里的两条巨龙也在方体基座上呈环行姿态扭动。在苍鑫的新作品中,多次出现了并置拼合的形态,如:男与女、人类与动物、人类与机器。而西班牙艺术家Nacho Zubelzu(1966年出生)的创作与苍鑫的作品构成了相对立的“对话”。在古代中国,龙是象征神秘、力量、与帝王仪式有关的符号,这正与Nacho Zubelzu的《动物迁徙》(2013)中白色的龙鳞图案表面相呼应。苍鑫装置作品的深色调和使用材料的坚硬质感,与Nacho Zubelzu作品《雪之伤》(2016)的洁白和精致特质产生鲜明对比。
不过,两位艺术家却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他们对自然灵力的崇拜——他们是两位萨满教人。正如Nacho Zubelzu在他的表演作品《生命之旅》(2012)中表明的那样,他以一个外部客体的身份介入自然,体现出西方思维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而苍鑫则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参与着自然,这种道家思想在他的一系列表演-摄影作品中有所体现。在作品《天人合一》(2007)中,艺术家躺在岩石上,身体的阴影和石头融为一体,成为壮阔自然风景中的一部分,不禁令人联想到北宋绘画的构图。
《巫术中的人工智能》呈现出一种终极悖论,即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品在视觉上与《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相似,与其说是巧合,倒更像是一种反射行为。抑或,它隐喻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不断向西方求索,却最终一次又一次地回归自身文化根源。苍鑫和Nacho Zubelzu正如磁铁的正负两极,映射了两种艺术传统之间的对立和交集,两条巨龙时而扭打时而相融,这正是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风貌,阴与阳的哲学。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