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4月12日至5月7日,由田畑幸人策划“迷路·曾健勇个展”,在北京798艺术区东京画廊+BTAP举行,共展出曾健勇新近创作的水墨画作16件。
曾健勇2012年应邀在东京画廊+BTAP举办“寓言·异象”个展,延续其“大队长”、“黑领巾”、“主角”系列创作的同时,一些更为灵动的形象正在自由生长:对图像性视觉语义结构的解读,从而转向为描述一种更具感性意味的绘画经验,曾健勇愈发将绘画视为一种“内观”的通道而非“外化”的诉求。抑或者说,曾健勇在这个过程之中深刻体识到绘画作为一种生命感知的方式而存在,与此同时最为传统的绘画观念被重新激活,追寻传统画学理论中超越尘俗的禀赋和气质,成为其一个时期着重思考和探究的课题。新近完成的“迷路”系列,即是对传统山水画图式和空间的重置、转换和新的演绎,前期的绘画语言风格成为一种新的修辞格式,云山、松石、溪岸、坡草,在一种松动而空灵的擦写和晕染中,有倪云林的清旷、米友仁的濛鸿。
相较于当代绘画理论的繁缛与矫饰,曾健勇似乎更愿意使用传统虚淡的词句来形容细腻的观感。应该说,“迷路”系列是曾健勇对传统水墨绘画精神的一种回望,眼睛在心的观照中映现出对自然万物的新体验:恬静养神,弗役于物。毫无疑问,曾健勇不再依赖沉重的身体表达,而是起身离开走向室外去发现阳光、空气和水,传统文人生活的超然意象在此时极富有感召力。之所以如此,在于曾健勇对传统笔墨语言与绘画理论趣旨有着日渐自觉的悟醒,更在于其知识结构的更新以及如何看待自我价值的真实性。宏大叙事的思维逻辑完全让位于微观情绪的敏锐把控,曾健勇的水墨探索,开始趋向于对传统质感空间的图像重构。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