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滥情

日期:
2016年9月8日 - 2016年11月12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6年9月8日 16:00
空间:
泰康空间(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草场地红一号艺术区B2)
艺术家:
陈晓云、蒋志
策展人:
苏文祥

展览简介

滥情

LOVE-ADDICT

2016.9.8 - 11.12

开幕: 9月8日 (周四) 16:00

艺术家:陈晓云、蒋志

策展人:苏文祥 / 艺术总监:唐昕

展览“滥情”将于9月8日在泰康空间开幕,参展艺术家为陈晓云与蒋志,展览将呈现两位艺术家创作的包括录像、摄影、绘画、装置在内的数十件作品。

关于展览

艺术家根据情势的需要,任意调整自己的艺术观念、口号宣言,已秘而不宣。他们还可以随意选用媒介材料,不再拘泥于任何媒介,用单一媒介作为今天艺术家称谓的前缀,已经不太适宜。

在以生产者为中心的时代,作为内容提供方的艺术家掌握了自己作品大部分的解释权。后来作为当代艺术的策略性主张,或者作为一种虚伪的民主,艺术家将后半段,亦即作品的一部分解释权交给了消费者——观众,于是在逻辑上,观众的重要性占比变得跟艺术家几乎等量齐观了(今天的“观众”还有待甄别细分,包括资本家/藏家等其它掌握话语权力者)。而地位愈发重要的观众,有时保守地拒绝接受艺术家风格的转变,有时又怂恿艺术家朝向自己欣赏的趣味亦步亦趋,其结果是他们的审美行为愈发令人难以捉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审美是何种取向变得愈发重要。他们和艺术家相似的地方在于:都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自己的审美转向,他们表现为不再有固定的专注,不再显现为古典的专情,并走向它的反面,亦即滥情。

艺术家与观众同时沦为滥情者。在随意滑动的审美与创作标准中,这种 “不忠” 行为并不容易察觉。它带来的好处是:造就了一种事物的流动——至少是表面上看起来的繁荣,或者从艺术的遗传与优生学来说,它拒绝静止的标准。而缺点与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滥情成为一种惯性(最后演变为惰性),它的结果是极易造成接受上的疲劳,这也是其令人诟病的所在。滥情不是一种情感伦理批判,作为一种症候,它是当下从艺术生产到观赏消费的人们普遍遭遇的经验。

人习惯用影像思考(加缪)。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影像艺术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摄影与录像自然成为陈晓云和蒋志创作时采取的媒介,他们同时也在绘画、装置等其它领域游刃有余,包括文学写作。他们当然就是滥情者。写作,另外一个维度的创作,成为与他们的视觉创作平行的方式与媒介,而理解他们的视觉作品抑或写作,就不得不了解与之平行的另一个。影像即写作,而写作也即影像,它们唇齿相依,互为表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