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滥情
LOVE-ADDICT
2016.9.8 - 11.12
开幕: 9月8日 (周四) 16:00
艺术家:陈晓云、蒋志
策展人:苏文祥 / 艺术总监:唐昕
展览“滥情”将于9月8日在泰康空间开幕,参展艺术家为陈晓云与蒋志,展览将呈现两位艺术家创作的包括录像、摄影、绘画、装置在内的数十件作品。
关于展览
艺术家根据情势的需要,任意调整自己的艺术观念、口号宣言,已秘而不宣。他们还可以随意选用媒介材料,不再拘泥于任何媒介,用单一媒介作为今天艺术家称谓的前缀,已经不太适宜。
在以生产者为中心的时代,作为内容提供方的艺术家掌握了自己作品大部分的解释权。后来作为当代艺术的策略性主张,或者作为一种虚伪的民主,艺术家将后半段,亦即作品的一部分解释权交给了消费者——观众,于是在逻辑上,观众的重要性占比变得跟艺术家几乎等量齐观了(今天的“观众”还有待甄别细分,包括资本家/藏家等其它掌握话语权力者)。而地位愈发重要的观众,有时保守地拒绝接受艺术家风格的转变,有时又怂恿艺术家朝向自己欣赏的趣味亦步亦趋,其结果是他们的审美行为愈发令人难以捉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审美是何种取向变得愈发重要。他们和艺术家相似的地方在于:都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自己的审美转向,他们表现为不再有固定的专注,不再显现为古典的专情,并走向它的反面,亦即滥情。
艺术家与观众同时沦为滥情者。在随意滑动的审美与创作标准中,这种 “不忠” 行为并不容易察觉。它带来的好处是:造就了一种事物的流动——至少是表面上看起来的繁荣,或者从艺术的遗传与优生学来说,它拒绝静止的标准。而缺点与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滥情成为一种惯性(最后演变为惰性),它的结果是极易造成接受上的疲劳,这也是其令人诟病的所在。滥情不是一种情感伦理批判,作为一种症候,它是当下从艺术生产到观赏消费的人们普遍遭遇的经验。
人习惯用影像思考(加缪)。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影像艺术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摄影与录像自然成为陈晓云和蒋志创作时采取的媒介,他们同时也在绘画、装置等其它领域游刃有余,包括文学写作。他们当然就是滥情者。写作,另外一个维度的创作,成为与他们的视觉创作平行的方式与媒介,而理解他们的视觉作品抑或写作,就不得不了解与之平行的另一个。影像即写作,而写作也即影像,它们唇齿相依,互为表里。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