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Peaceful Night/平静的夜: 史镇豪个人项目

日期:
2016年3月18日 - 2016年5月8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6年3月18日 15:00
空间:
J: GALLERY
艺术家:
史镇豪

展览简介

J: GALLERY首次呈现史镇豪个人项目“Peaceful Night/平静的夜.doc”,这是黄边站成员,“冯火”杂志的好朋友,艺术家史毅杰更名为史镇豪之后首次展现其工作状态。Peaceful Night作为一个工作空间,或是艺术家庞大资料库中的一个文件夹,此项目创作过程将持续直接的在这里进行,以至最终未知的展览呈现。这是史镇豪生活在城市环境之中,面对当下金融资本社会,近两年来在困惑与矛盾冲突中不断观察,收集,调研,思考,实践的一次整理及资料重组的临界点。项目期间艺术家在城市中探索游走的同时,与金融界人士访谈,并以一些看似游乐的行为探索城市资本的底线,其后将在画廊空间以文本整理,音频,装置等形式展现其工作过程。

阿史的二三事。

关于姓名的事情,我一直没想太多,毕竟是祖上的事情,多少有点命中注定的感觉。除了姓氏比较少见,在幼儿园的时候常常被小朋友们笑话之外,早已逆来顺受。变成好朋友间冷笑话的梗,无非是因为英文的书写习惯把姓摆在名的后面,成为了“Yijie Shi”。而我喊着要改名字,也仅是说说而已的玩笑罢了。

“改名字”被我妈地摆上家庭会议的日程,是15年我在广州的小旅馆生意失败之后发生的事情。我抱着做田野调查的心态,与朋友合资在广州大学城贝岗村里开设的那间小旅馆,在村派出所的包庇下违规经营了三个多月,在还没来得及满足脑子里对商业的疯狂幻想,就已在残酷的现实中烟消云散。虽然我对小旅馆的资金投入不多,但“失败”总会带来的负面情绪,萦萦绕绕。我妈虽然口中没说什么,频频安慰,但总能察觉她言语间躲藏的担心。大概,诸如此类林林总总的担心,积压到了最后,终于在我的名字里找到了释放的突破口。

曾经有个算命师傅跟我妈说,“史毅杰”这个名字对我不利,会让我很累。妈对此耿耿于怀。为了帮我重新改名,前前后后找了四个算命师傅,每个都说法不一,改的名字也千奇百怪。为了是否真的要改名的事情,我跟妈谈了很久。在那些漫长的对话里,突然察觉到妈一直很想为我做点什么,无奈我从事艺术的行当,让她感动无能为力。大概,假若我是公务员的话,她可能会主动帮我拉拉关系;假若我是生意人的话,她可能会主动帮我探探商机。而此刻,为我重新改名字成为了她唯一能做的事情。

她是一名高级会计师。妈曾对我说起年轻时的事情,她说,刚开始只是国营饮服公司的一名服务员,为了摆脱现状,她争取到了单位里为数不多的进修机会,坐进了楼上的办公室,成为了市场经济之后的第一批白领。这是她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近年,妈不时会与我谈起想退休的打算。我问她,退休之后准备做什么,妈说,她想在家认真画水墨。缘起前些年,她在市里的老年大学书画班报了名。大概,每周逢一、三、五早上旷工去上书画课,早已不能满足她内心的狂热。

妈时常会跟我聊起书画班的事情,我才惊觉原来她的画友们,不是工程师、医生、老干部,就是老师、教授,这帮同龄人都是曾几何时的那帮第一批白领们,而他们的子女,如今大多数都打拼于“北上广深”。我猜,我们这帮子女,大概也是同龄人。

时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这帮子女与父辈,这两个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世代之间的代沟与矛盾,似乎凝结了当前社会的所有诟病。父辈为找回集体而心安,子女仍在资本中浮沉。在与权力博弈中的辗转反侧,经济成为了所有问题都绕不过去的中间节点,矛盾被过滤,分流,积压,爆破,却无声无息地烟消云散,重演,永无终结。

说回改名字的事情。突然要对习惯了二十几年的名字说再见,总感觉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一言难尽。妈为了让我接受改名字建议,还让算命师傅给我打了通电话,所说的尽是不明所以的周易八卦。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而此刻,接受“史镇豪”这个名字成为了我唯一能为妈做的事情。

然而无奈的是,朋友们依旧只会叫我“阿史”,英文的书写习惯依旧会把姓摆在名的后面,成为了“Zhenhao Shi”,而那些逗乐子的笑话梗依旧无限循环。

关于艺术家

史镇豪(史毅杰)1989年生于广东湛江,于2012年从广州美术学院第五工作室毕业,后加入黄边站HB STATION。现工作,生活于广州。他以文本、影像、行动作为主要创作媒介,放弃形式观念,强调状态,以开展在地项目的方式,关注人与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在被城市、景观、资本、政治的挟持下内心无法回避的孤独感。在实践中,检验“已知”与“未知”的模糊边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