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归·还”归还艺术空间开幕展
策展人:崔付利
学术主持:张强
特邀批评:桂彦、尹丹
地点:归还艺术空间
参展人员:郝建涛、胡柯、梁冰、舒静、王春黎、王婷婷、张婕、张宇飞、张振学
主办单位:归还艺术空间
协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面对一件作品,人们往往被绘画平面所承载的视觉符号所吸引,却忽略了作品作为一种图像载体的物质性存在,无形中消解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独立空间,或抽离了作品蕴藏的时间叙事性。还原艺术作品的独立空间,也不仅停留在一种物理空间的层面,更要建构一种横向与纵向交织的维度,捕捉“历时性”动态和“共时性”静态的重合,追求作品中所承载的集体经验和共同记忆,同时发掘艺术家个人经验的主体痕迹。
“归”旨在回归社会现实,回归生存语境。我们无法离开身处其中的社会现实,艺术创作不是闭门造车,虽然它基于艺术家的观念预设,但观念来自于艺术家主体对现实的体验与感知,哪怕这是一个萧瑟、凌乱、病态的现实。关注当代现实的生存状态,关注当代人们的生存环境、心理变化,向当代社会发问、提出质疑,作为当代社会的个体存在,艺术家必须立足现实的生存语境。当然,作为艺术家的特殊身份和社会角色,和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回归到艺术史的脉络之中,展开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有效性挖掘,及回归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
“还”则是还原艺术家的自我意识,个人经验。消费主义、娱乐文化的盛行已使得个体“自我”意识逐渐模糊甚至沉潜,大众的生活方式、思考方法日趋同质化。作为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应该具有明确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还原自我的个人排他性,拒绝同化和平庸。反应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应逐渐摸索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环境、个人风格和表达方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确立自己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