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史怡然 : 情绪地理学
SHI Yiran — Emo-geography
自“mirage”系列开启以来,史怡然的绘画愈发呈现鲜明的个人语言。画面不时闪现的些许“公路电影”的镜头感,一种在途中的孤寂和浪漫,连同它们所牵连的碎片,共同勾勒出一个纷繁交错的“情绪地理”。
纵观史怡然至今多个系列作品,从“海豚宾馆”“孔雀镇”“失物招领”到 “mirage”,会发现它们几乎全部源于她对地域景观的切换体验,以及由此生发的种种“恋地情节”。她所理解的地域并不是抽象的图纸,也不止于单纯空间向度的⻛景,而是可以感知厚重、能看到层层时间交叠的复合景观。那些由自然⻛物和人文要素交织构建的景致,带给她具有反差的视觉密度和色彩感,情绪释放了它们内隐的信息。
这些情绪来自于移动中的即刻感受和对当时当地的若即若离的体验。曾经频繁且漫⻓的异域行旅,让史怡然从熟知的现实生活的连续性中抽身而去。出走与游离让她暂别文化和经验所预设的先在结构,从而开启内心异域空间的勘探。她的画面不再是静态的“框架中的景致”,而是同时向动与静、真与幻的多个维度展开——我们日常所在的客观现实、被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存在于意识中的“主观现实”······ 史怡然正是以其视觉转译,以蒙太奇般的剪贴切换,使这些繁复层叠的现实重新聚合。她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暧昧中激活想象,各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比一味写实的刻画更接近真实。
离开某地,即意味着它与我们之间的直接联系不复存在,由此产生的即时的、美妙的、完整的记忆之流,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枯竭。然而转瞬即逝的现实总会寄居有形之物,我们借之辨认、呼唤过去的时光。史怡然的作品恰如精神旅行的坐标或纪念物,让我们得以追忆那些还能自由行走的路程。过往那种漫游穿越的自在,如今已经渐行渐远,相比“后疫情“时代的种种封闭隔阂,她画面里蕴藉的情境成为一种来自过去的心理绵延,散发着美好而温馨的伤感,同时抚慰人心。我们曾经注视过的事物,再次相遇时会把当时充实它的全部图景,连同我们注视的目光,重新带回面前。当我们面对史怡然的作品,或许同样会在无意识间闪念:那地方恍如梦境,却也近在眼前。
关于艺术家 · 史怡然
出生于198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博士学位(2017),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访问学者(2019),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史怡然擅长以写实手法描绘“超感”和异样的魅境。致力于对色彩自身语义的探索,以近乎超色域的数值释放颜色自身的语法,让光和色彩成为不断涌现的实在。与此同时,画面的细节溶于整体,用朴素的方式将绘画还以绘画。她借用版画中层层叠色的手法,让笔触变成单纯的区间,从而更明确地彰显时间的维度。也节制地使用拼贴,让来自工业及印刷文化的痕迹、来自不同图像系统的碎片介入绘画,略带制作感的刻痕与书写性的笔触碰撞出超现实主义的诗意。
2017年和2021年在北京和杭州举办个展,近年参加了包括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临港当代美术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SAG沪申画廊,艺术门画廊、巴黎小皇宫,意大利 Castello Di Rivara当代美术馆,北京N3艺术中心等美术馆及机构群展。作品被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机构收藏。2006年获得罗中立奖学金,2013年浙江省“新峰计划”视觉人才,2021年“艺术澳门:‘明日可及’-大湾区青年艺术家计划”绘画及摄影奖。出版:《当代艺术》、《美术文献》、《艺术与设计》、意大利《共和报》、《新美术》;个人画册《mirage》,香港 Ever Press.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很早以前就在画册上看到过何孔德的自画像。虽然仅仅是图片,但画...
2013.11.10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 从卉
6月盛夏,艺术圈的小伙伴们分成两类:去欧洲巴塞尔的和不去欧洲...
2014.07.01
刘钢
在当代油画家之中,夏星算得上是一位“色情画家”,他喜好将赤身...
2013.07.30
高瑀
GG放舟江湖,正怡然间,有投水者漂于江中,近而救之。其人独臂...
2016.06.2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