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SOLO NO.7——傅镭个展第七回

日期:
2012年10月13日 - 2012年11月2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2年10月13日
空间:
四面空间

展览简介

艺术家: 傅镭

肉体的设计

距上一次个展整整两年了,两年之间傅镭一如既往地将自己关在798那条昏暗大通道深处的画室里,沉浸在对自己所钟情的“肉欲”描绘之中。那个画室原本就是一处具有生产性质和功能的空间,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扮演着研发、实验、组装的场地角色。而且在其中源源不断诞生的,也都是那些对于自然和人类社会而言充满陌生感的东西。那么,对于正在研究之中的肉或肉体呢?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惦记着傅镭,推测着那个空间中正在发生的事件。作为行为或成果的载体,这些空间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历经变幻,随着空间的主人不断更替,功能、气质、性格完全不同的产品从中诞生。过去,工程技术只是对一个预设结果的证实过程,对结果的评价也是技术性的,惊喜的时候少之又少。但今天,当艺术家作为空间中的创造主体时,悬念就多了许多。

798社区的空间因艺术家的存在而精彩,这是一个空间当下的使命。但如今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却纷纷远离了这个社区,生产艺术品和工业产品的车间陆陆续续都变成了卖场,聚集了无数的商业画廊、中西餐厅、酒吧会所、零售商店,商业又一次温柔地强暴了社会期望。经历翻天覆地的折腾之后,798艺术社区依然残存下来零星的创作空间,它们多处于边缘地带或社区的死角。然而区域中尴尬的地理位置却令它们避免了商业浪潮的荡涤,而成为幸免于难的娃娃鱼一般的“活物”。在仅存的留守人员中,除了物业管理人员外,傅镭的面孔已是坚守在此继续创作为数不多的几张“老脸”中的一个。和新涌入社区的那些资本持有者和时尚人群相比,傅镭的面色总是那么灰暗,这似乎是因为长期浸淫于肉欲之中的结果。但这却是一种应有的本色,在我看来,它和其所在空间的格调,以及所从事的研究性质极为匹配。面对这样黯淡的色泽,我们倒是有理由相信他会在沉寂中爆发,创造出一些令人惊诧的“肉的亚种”。

在如此寂寞的一个盲肠般的空间深处,寂寞的傅镭在进行着幻想的编织。编织的线索依然是“肉”这个令人痴迷的话题,但时下对“肉”的态度和期望已和过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两年以来,长久的注视,忘情的想象,然后就是反复地为由肉堆积而成的生命体塑造形体并赋予灵魂。灵与肉的关系到底如何?传统的观念认定肉体是灵魂的载体,进而又断言没有灵魂的肉体是低等的生命形式,更是堕落的。但艺术家不是布道者,他们的价值在于感性行事,捕捉表象进行判断。绘画史中,沉湎于肉体的伟大艺术家不在少数,鲁本斯、伦布朗、德加、培根等等,其中培根描绘和表现肉、肉体和灵魂的方式非常独特。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曾经如此评价弗兰西斯•培根的作品:“对肉的怜悯!肉并非死去了的肉体,它留存着一切痛苦,并在它身上保存了新鲜肉体的全部色彩”。他认为,培根式的画家犹如屠夫,画室就是他的屠宰场。培根的创作行为是具有宗教气质的,在这里他通过对肉体的解剖和蹂躏寻找灵魂。傅镭则不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追逐肉体享乐的世俗主义者。看得出他对肉体的热爱,肉体是其快感和趣味的重要源泉,但“玩弄”肉体的方式却在随着时间的增长不断升级。如果把培根的画室比喻为肉体的屠宰场,那么傅镭的画室简直就是肉体的百老汇,我们看到傅镭笔下新的肉体形式中,不加遮掩的透露出一些脆弱、调皮和轻脱的特点,这明显反映出作者从沉溺于肉欲的沼泽之中挣脱出来之后的一个全新状态,也是肉体从占有者和窥视者视线的猥亵中逃离之后新的扮相。

傅镭对肉体的把玩绝对不同于玩弄异性,他的行为和心态所关涉的是形式和精神,是一种优雅的并且特别的审美活动。他要为“肉”们创造出一些新的形式,即绘制出一些新的肉体。对于艺术而言,形式本身是一个伟大的目标,就是内容本身!画家笔下生成的形式得到了认同当为内容的开端,因此只要傅镭笔下的肉体具有生动的表现,那它就一定已经开始了生命的旅程。那么他的创造活动究竟如何开始呢?我想,这个编织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一定是拆解,就像小的时候我们配合妈妈将旧的毛衣缓缓拆开一般,艺术家对肉体的分解也是先要将我们熟悉的肉身形象消解。而在其两年之前的作品中,已为此进行了一些准备。我们可以看到在那批围绕肥模所画的素描中,傅镭对肉的表现深度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体的外形,忽略了那种五官和解剖学支持之下对身体的认识。他出色的表现技巧将我们的关注引诱进那片沼泽,那沼泽中蕴藏着无穷的生机和无限的危险,它们被皮肤约束着勉强牵挂在骨骼的周围,敷衍着我们对形体的留恋。物理方面,形体统率着肉身;精神范畴,面孔奴役着肉身,由此,傅镭首先顺利地解决了人的形象对“肉”的控制问题。

编织的第二个环节是组合,这是破旧立新的时刻,犹如小时候看到的在新织毛衣的过程中里巧妙参杂旧的毛线,新和旧不留痕迹的交织、弥合是至上的要求和境界。几何美学再次失去了效用,造型的手法依据的是长期对肉体的视觉经验和记忆。在塑造欲望之身的过程中,他紧紧抓住了那些制造欲望的元素。傅镭的新作中,在没有面孔和骨骼在场的条件下,肉得到了解放,但皮肤的存在维护了肉的秩序,使得它们的狂欢戛然止步于泛滥的边缘。在这种适度地放纵之下,肉变得如此的多姿:它们矫揉,丰乳肥臀组成了新的结构样式,无度地释放着肉体的诱惑;它们造作,经验中的符号经过裂变、分解,糅合得天衣无缝,构思得巧夺天工,无数新的视觉形象随着新的肉体的诞生而结果;它们愉悦,我们看到这些任意生长出的形体摆脱了沉重的物质感和罪孽感,在失重的空间里漂浮、摇曳;它们狂欢,傅镭的狂想如同为肉体组织了一个盛大的派对,并且为这些舞者赠送了风格迥异的面具,于是它们粉墨登场并翩翩起舞。这是一些为肉欲而生的新的物种,像迷恋肉欲者的宠物,矫情而又敏感,既充满着诱惑又全无对危险的顾虑可言,是艺术家献给这个堕落世界的一份既奇特又奇缺的礼物。

新的作品中肉体的各种变体以独立的形象呈现在观者面前,和过去不同的是,两年之前傅镭关于肉体的作品侧重于对细部的描摹——简而言之就是对“肉”深湛的表现。那些作品中,对“肉”超越视觉和现实经验的表现是其作品中最为感人的地方,借助于高超的技艺,傅镭对“肉”所具有的活力一切特点如物理方面的弹性、生物概念的繁衍和精神层面的糜烂感进行了维妙维肖的演绎。其出神入化的表达能力得益于微妙的细节处理和整体把控的高度协作中,肉体的模糊、混沌、流滞形态被生动的表现出来。新的时期,创作主体中艺术家的特质开始动摇,因为他开始着重于对肉体的概念化表达。创造的方式由追求表现的纵深感转向形体变异的横生,它在探索和尝试肉体形式的多种可能,于是追求形象之间的差异变成了新时期的命题,形式的明确性变得极具价值。同时,创作的方式不再是即兴地发挥和表演,而是带有计划的拼合。这其实是一种设计的方法特征,艺术家毅然放弃了自己熟悉的传统工作方式,不再单纯依靠技艺赢得关注和认同。当手段由单一转向综合时,作品中视觉语言的纵深感就营造了出来,这是傅镭作品中当代性的表现。显然,发明和创造带给人的满足感,完全不同于淋漓酣畅地表达之后所产生的自足感。记得那次在画室里他面对自己的一幅幅杰作,挺直着腰板向我逐个介绍着,自豪、骄傲之情溢于言表,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伟岸的傅镭。

苏丹

2012年8月26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