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溥艺术· 首展

日期:
2017年5月19日 - 2017年6月19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7年5月19日 14:00
空间:
溥艺术
策展人:
方志凌

展览简介

后 素

Post-plainness

艺术家 Artists:

Joel Person、康海涛、李诗文、刘源、Michel Madore、邵文欢、吴啸海、尹朝阳、尹朝宇、尹朝辉

策展人 Curator

方志凌 Fang Zhiling

开幕时间 Opening Date

2017.05.19 14:00

2017.05.19-2017.06.19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论语·八佾第三》

子夏与老师关于“礼”的这段对话,引出了“绘事后素”这个后来聚讼纷纭的著名命题:郑玄的主张是“后素”,即“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朱熹的主张是“后于素”,即“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还有人考证,在孔子的时代,“绘”所指的是丝织而非绘画。

但重要的不是“后素”的原意,而是“素”或“后素”在中国艺术领域的深远影响:不仅中国传统绘画经历了从“随类赋彩”到“水墨”的奇特发展历程,不仅“Sketch”、“Drawing”

这些外来术语最终都被定译为“素描”,不仅“黑白绘画”曾中国当代绘画领域风行一时,直到现在,许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还会探索这样、那样“素”的艺术形态。

许多西方大艺术家也颇青睐于“素”的艺术形式。最有名的像戈雅的《狂想曲》、《战争的灾难》等组画,柯勒惠支、蒙克的木刻,凡高的素描艺术,以及弗洛伊德的素描肖像……在这里,“素描”不是油画创作的画稿或预演,而是提炼与结晶。

所有这些,都印证了“后素”所暗含的由浮华而平淡,由矫饰强求而天真自然的“返璞归真”的意趣。而“后素”这个展览,正试图从这个意义出发,来探究中国当代“素”的艺术的种种状态和可能性。(文/方志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