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策展人: 鲍里斯·格罗伊斯
艺术家: 亚历山大·科耶夫
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OCAT)将于9月21日——11月16日举行研究性展览“历史之后:作为摄影师的亚历山大·科耶夫”,策展人为当今国际上活跃的哲学家、艺术史家鲍里斯·格罗伊斯,该展览曾于2012年5月——7月在荷兰乌德勒支BAK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现巡展到OCAT。
这次展览将首次向中国的观众展现作为俄裔法籍哲学家和外交官亚历山大·科耶夫(Alexandre·Kojeve)创作于20世纪50、60年代的将近400张的摄影作品。科耶夫亦曾在锡兰(斯里兰卡)、中国、印度、伊朗、日本、尼泊尔和苏联,以及西欧各国旅行,他旅行的足迹以及一生所收集的大量明信片也会以特别的方式在OCAT得到呈现。透过这批作品,我们可以捕捉到科耶夫的哲学思考和政治实践的精髓。
科耶夫对黑格尔哲学的阐释极具影响力,启发了一代法国思想家,比如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和雅克·拉康。科耶夫认为历史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已经终结,因为人类已经实现了个人自由,人类的欲望已经受到普遍的认同。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将“历史终结”这一概念解释成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意识形态对抗的终止,此后广为流传。科耶夫认为后历史条件下,人应该不再思考世界的本质,而是要改变世界,因此他放弃哲学研究,进入法国政府的经济部工作,他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即后来的欧盟)的一个主要设计者。从哲学思考到实践行动,科耶夫为记录历史之后的世界开始了他的摄影实践。
这些照片和明信片展现了沉闷终结和空洞的西方,在审美上和谐的异域东方,还有科耶夫的家乡俄罗斯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他通过拍摄古老的教堂把历史最后封存下来,这些都构成了科耶夫通过其哲学思考想表达的对世界的理解。展览首次对公众展示这批作品,让人看到通过革命活动实现了自由、公正和平等的理想图景后等待我们的一个后历史世界。透过这些图景,我们会去思考我们生活在当下如何改变生活的可能性,展览向我们呈现另一个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的一个全球图景。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金闪
用棍子撬开门,泥地上有两个塑料垃圾桶,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