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东莞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与演革,号称“世界工厂”,所谓的“世界工厂”其实是后殖民语境下的一种描述,利用就业、利润与共享的说辞掩盖了廉价劳动力背后巨大的剩余价值的事实。当然,“世界工厂”的打造促成了异质文化的对话与交融,进而改变了城市的人文肌理与生态结构。东莞的转型来自于目前原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的压力,印证了“穷则变、变则通”的观点。从现实看,东莞在珠三角的崛起显然不是为了构建一个冒险家与资本的乐园,而是特定的城市地理与经济结构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会,上一世纪末,东莞工厂林立,密集型生产集合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也是人力市场的集散地之一,这种特定的社会阶层构造在输出巨大的产能之外也生产出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丰富性与深刻性,为研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研究文化地理,讨论社会分工与财富分配,为当代艺术的批判机制提供了差异化的、立体的角度与素材。
基于东莞的历史与现实诉求,万江壹号美术馆的诞生在东莞目前的文化地理上可以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立足明确的学术立场,打造成珠三角辐射向全国的一个当代艺术驿站,成为一个高效的文化交换器,在导入与输出中完成对当下问题的诊断与发声。
“趁景”的主题设定来自于万江传统龙舟赛的启发,对于水路密布的东莞,龙舟赛既是传统民俗,也是居于精神层面的象征,糅合了记忆、观念、礼仪、经验、宴乐、竞技、伦理与社群认同等不同的层面,这其实也契合了当代艺术在当下中国的复合身份——既是喻体,又是所指与能指,在观念阐述的过程中又成为被阐述的对象。“景”字提示了一个在多媒体数字化交互的空间里一切不断景观化的事实,也揭示了当代艺术内在的悖论——文化冒险与娱乐消费的对抗与媾和。
展览邀请的十位艺术家提供了不同的观念与文化逻辑,他们持续性的工作不断地与社会进程发生共振,在文化的经纬中坚持着一位实验者的冒险与提问方式。艺术家对于自由表达的强烈愿望不仅仅是为了作品观念的张力爆发,更内在的是为了确认一个社会的开放度与机制的合法性,最终,是为了人性的探讨以及召唤朴素的人文之光。
孙晓枫
2018年八月完稿于于长沙—武汉—广州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