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太阳照常升起》是徐浩洋的首次个展,题目来源于姜文的同名电影。姜文在电影中表达的是时代故事 —— “ 一代人来,一代人往,太阳照常升起。” 虽然徐浩洋此次个展名字与影片相同,但是其中想要表达的,却有不同意味——尽管画面中的夜色荒诞离奇,充满迷幻色彩,但这一切在太阳升起之时都会尘埃落定,无论夜晚多么荒谬,太阳依旧会照常升起。在此次展览中,徐浩洋对太阳升起前的夜晚这一概念进行了具象解读,而不同尺幅的作品对此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小尺幅作品中,画面通常是凝聚在夜晚的某一刻,让昏暗孤寂在夜晚沉淀得更加深邃。而在尺幅较大的作品中,一切离奇的事物在夜晚的画布上无言的涌出,由画面试图向更远的地方延伸,悄悄开出一朵怪诞的花。
与展览题目的生成方式类似,借用电影中的元素或是意象加入到自我创作中的表达方式其实是徐浩洋作品里常常出现的。创作是他寻找生活中平衡点的方式,而这些平衡点通常都是他从电影和音乐中获取的。他痴迷于充满反传统意象的邪典电影以及60年代迷幻摇滚,在此次展览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老电影,尤其是经典邪典电影的影子。这些电影元素被徐浩洋放置于普通的写生场景中,让被刻意夸张的怪诞电影形象和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人、物发生冲突与碰撞,造就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梦境,使观者拥有一种在现实边缘的不确定感。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在学院中多年的训练使他拥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同时也反而使他对突破传统造型的诡怪事物有着深厚的兴趣。而将电影中的意象和他多年学院中练成的造型能力相结合,生成了他现在创作的这些具有猎奇色彩和超现实意象的作品。
艺术家自述
本次展览涵盖了我从大二到大四的部分写生与创作。作品看似有着阴郁的情感基调,实则在表达一种荒诞与诙谐,在某种意义上阐释了我对生活的观感以及个人的审美意象。
展览大致分为两个部分,课堂写生与平时创作。这些创作中散发的猎奇与迷幻气息,来源于我自幼观看的香港和日本早期的cult电影。在我日常的大尺幅写生作品中,穿插着一些不寻常的组成部分,而这些部分的产生,通常是放大了某个吸引我的要素,并与脑中积累的电影视效呼应所生成的。在这样的自发创作下,我尝试在观影时,不仅作为一个影迷,更是作为一个创作者,主动地去理解电影中的视听与表现手法,同我的作品构筑起一定的联系。于是,在当下的绘画创作中,我有意识地将多种矛盾元素融为一体,表达着个人的 “ 恶趣味 ”。 我试图以作品赋予观者一定的心理暗示与自发的联想空间。
同时,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这次展览也是在我接受了多年学院教育后的一次自我审视。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