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涌流》曾晖个展|坚韧的破碎之花
辉光涌流
曾晖这些年不在画画就在旅行,我们好久没碰面了。看见她的大幅创作时暗自赞叹,原来时间并未消逝,只是被她层层叠叠留在了画布上。
她的新作是一批关于抽象的绘画创作,整个系列以紫色、粉色和灰色为主,色彩非常柔和。她擅长运用灰色调,敏感而高级。其中点缀以微妙变化的粉、紫、绿、黄,营造出一种静谧、内省、略带感伤的诗意氛围。这些色彩的渐变和交织仿佛在诉说着复杂的情感或正在经历的某种转变。表面呈现出线状或颗粒状的纹理,看起来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可以看到不同的层次和细节,描绘着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或景象。圆形构图象征着圆融、和谐与无限。圆不仅是视觉焦点,也暗示着内在的平衡或连续性。既让视觉向中心汇聚,又以弧形边缘引导视线循环流动,营造出自洽且封闭的精神场域。边界清晰,内部则流动变幻,渐变展开,有一种宇宙般的神秘感。
作品大多运用了细密叠加的纹理画法,类似“点彩派”的延伸,纹理形态既像花瓣脉络,又像自然肌理,模糊了微观与宏观的尺度边界,让画面同时具备可触摸的细节密度与可想象的宏大维度。通过反复堆叠、交织的笔触,打破了平面绘画的单薄感,使画面具有浮雕般的层次,仿佛每一寸都凝聚着手工创作的时间痕迹,强化了艺术是时间与生命的载体,实现了微观叙事的宏大目的。
早年版画的训练为她奠定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和对画面结构、线条语言的深刻理解。版画创作所要求的严谨、理性与复数性思维,深刻影响了她后来的绘画创作。从版画转向绘画,这种跨媒介的实践使她能够跳出单一技术的束缚,更自由地探索纯粹的画面表达。她的线条既有书写性的流畅,又带有一种柔韧的力度,这与她的版画功底不无关系。
以“花”为母题的抽象化探索,是她艺术成就最核心的部分。她长期、几乎专一地以“花”作为创作母题,早期有多幅“雨荷”,近些年则是将“花”提炼为一个承载形式、色彩和情感的纯粹载体。虽然她的作品是抽象的,但并未完全脱离物象。她游走于抽象与意象之间,将花的形态解构、打散、重组,保留其神韵而舍弃其形貌。我们能看到花的绽放、摇曳、生长与凋零的感觉,但已非具体的某一种花了。她发展出了一套具有个人特色的视觉语言。她的“花”常常以流动的笔触、晕染的色彩、重叠的层次出现,仿佛是在记忆、梦境或微观视角下的生命状态。
曾晖作品并非对具体物象的摹写,而是以抽象语言重构自然的本质感知:纹理的有机性暗示生命的生长与变迁,色彩的冷暖明暗则对应生命的不同精神状态,希望、沉思、神秘、安宁。艺术家通过极致细腻的视觉语言,唤起观者对自然、生命、时间的感性共鸣——无需具象叙事,仅靠纹理的律动与色彩的呼吸,就能让观者在微观纹理的触摸感中,联想到宏观宇宙的浩瀚感,实现“以小见大”的精神穿透。
她为作品命名为“坚韧的破碎之花”,也是在漫长的创作旅途中的自我激励,这些破碎之花关于宇宙、自然、爱、喜悦、痛苦、孤独、死亡和不朽等。她沉思默想,思考一切,重新命名和定义生活,冷峻坚硬,充满空白、撕裂和多义性。和很多女性作家及艺术家一样,她书写自己,塑造自我,女性的坚韧之美终会显现出自我的光芒,那便是自信之光。
她的作品是抽象的我与色彩诗学的融合:用圆形构图框定完整的世界观,用纹理编织生命的绚烂肌理,用色彩传递精神的情绪光谱,最终让观者在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维度中,感受自然与生命的辉光涌流。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