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不是一座孤岛

日期:
2020年9月5日 - 2020年12月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0年9月5日
空间:
OCAT深圳馆(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

展览简介

策划人:樊林、方立华

助理策划人:王静晗

特邀研究员:冯震霆

参与者:八木良太、陈丹笛子、梁铨、林奥劼、汪凌、百岛计划、黄芳翎 x 金锋 x 石青 x 田丹妮、李景湖、石米空间、握手 302、阳江组合、银坎保、郑国谷、黄静远、黄小鹏、吴文光 x 文慧、徐坦、冯火、啾小组、陈侗、周力、杜忠健、观察社、段建宇、冯峰、秦晋、史镇豪、文皆俊杰、钟嘉玲

“南方不是一座孤岛”,将于2020年9月5日于OCAT深圳馆的A展厅开幕。展览由樊林和方立华共同策划,呈现了以不同形式参与到南方当代艺术语境中的艺术实践者、艺术单位的三十多件作品和部分文献。

新世纪以来南方艺术发展呈现出的自觉与行动,凸显了文化的当代属性,亦与社会结构、社会情境具有本质上的现实勾连。重新界定艺术生产的语境,观察相关联的组织语境,以及讨论艺术创作参与社会结构的广度,属于目前值得聚焦的论题。

在这个研究项目里,“南方”偏向于文化地理学概念。相对于被想象出来的统一性文化,“南方”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因时间、事件、社会结构、国际交流等不同维度产生了复杂多元的特性,显现在创作、展览、文本和传播当中。展览不单一以地域范围为艺术生态研究对象,而是重点观察南方特殊的政治地缘以及文化板块构成因素所凸显出的一些特殊意味,对艺术史在描述这一时间段的词汇所形成的双向修正补充的可能性有所讨论。

展览以问题为线索展开,呈现个体/群体/机构的实践方式和问题思考。基于南方诸多空间、事件、艺术实践及交流的史实,在此基础上生发不同角度的7个问题。这些问题形成了展览的基本结构:

在地究竟在哪里?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如何实现的?

创造性地共同生活可能吗?

多重身份的艺术工作者如何推进艺术实践?

“悬置”意味着什么?

艺术家为什么写作?

如何推动知识生产?

展览将以非介入性研究方法展开南方艺术生态的调查与讨论,希望在对艺术生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其中的主要层面、线索并进行探讨,展开一部关于南方的当代问题史。项目的目的,拥有数个面相:存留知识生产的结果,梳理已发生现象的线索,勾勒艺术生态组织的多元层次,建立现象之间的联结,对实践的反思激发新的探索。

我们以下面这件作品为引子,希望带出关于南方艺术生态发展的丰富形态以及速度的可视化。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