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艺术家: 林明弘
林明弘將於誠品畫廊舉辦最新個展,除了具強烈視覺效果和極高辨識度的花布畫作,亦包含了團隊創作計畫的成果與攝影記錄。在這計畫之中,他邀請了12名台灣莘莘學子組成創作支援團隊,這些學生不需具有繪畫經驗,只限舞蹈、建築、語言學、音樂、哲學、人類學、物理、會計、醫學、政治學、工程和傳播相關科系,他們分組一起和他創作出六件平面作品,並共進午餐進行交流,討論台北市各時期的公共藝術等議題,藉以了解現下不同領域的學生對公共藝術的觀察和想法。這全程均有攝影記錄,學生們使用過的工作桌等亦將在展覽中展出。這樣的合作計畫反映出藝術家面對多項關注議題之時,產生論述的思考進程。一般人對林明弘的印象多是一個很會「玩」空間的藝術家,他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總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回到畫廊這樣的室內展示空間和場域,他必須思考的是「何謂繪畫」,以及如何將他的大型裝置作品的觀念帶回到繪畫的範疇之中,從中又可帶給當地觀眾什麼樣的觸動。由此,他在近年開始發展出新的創作模式,即納入本地居民,以團隊合作的方式一起成就這種室內展覽,今年春天才在上海外灘美術館舉辦的「樣板屋」展覽正是一例,當時他邀請了上海當地的工人、年輕音樂創作者、建築師等共同創作。循著林明弘在最新展覽中作品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我們得以了解他近年來對週遭人事物和藝術的反思、沉澱,直抵藝術家創造靈感的源頭。
林明弘生於 1964 年,台灣人,目前在台灣台北、中國上海和比利時布魯塞爾居住和工作。他最為人知的是放大傳統花布圖案,繪製在展示空間中,有時是在網球場地面,有時是在滑板道上,有時又是建築大廳裡,鋪天蓋地的花樣姿態,令人驚艷。林明弘的作品在國內外均深獲青睞,曾參與福岡三年展、伊斯坦堡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台北雙年展等,也受邀於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赫爾辛基 Kiasma 當代美術館、日本金澤 21 世紀當代美術館等多項國際展覽。他的作品之所以受到觀迎,不僅是因為其透露出來的地方語言,也因他力求創造「一個空間」的藝術形式和選擇反傳統的展示場域,作風靈活且跳脫框架;加以從各個面向對於所關注議題的探討,他的作品彷彿一場視覺饗宴,而在細細咀嚼之後,又有意猶未盡之感,並且,發人省思。
苏坚
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