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遇见未来的方式——南京·2018一分钟影像二十周年特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与大家如期而遇。2016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把“一分钟影像”带到南京,展现了20余个主题的“一分钟”作品,观众对这种创作方式有了新的认识,展览与公共教育的传播也让许多人参与其中。
时代的发展总是超乎人们的预想,短短的两年时间,中国已处在一个“小视频”的热度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科技和手机的进步与普及,大众已经不满足做一个“摄影达人”,“全民摄影时代”跌进为“全民视频时代”。在公共场合,随处可见手里“刷”着抖音、快手等“小视频”软件的人,偶尔也会看到手机拍视屏的“创作者”。今年,“一分钟影像”走过了二十年的时间。我在想,在还没有智能手机,而是电视机一统天下的时代,面对冗长的电视节目,“一分钟影像”不就是当时的抖音、快手吗?我曾认为一分钟的创作方式是“带着镣铐跳舞”,但现在感觉这种镣铐已然褪去,一分钟与现在这个时代有一种天然的融入感。二十年前,这种短平快的创作方式已经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和未来的可能,而这种不断面对未来的勇气也陪伴“一分钟影像”一路走过来,时代的变化没有让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落伍,反而能够随着时代一同发展。
所以,在本次庆祝一分钟影像二十周年的特展上,我们并没有以一种梳理的角度回顾一分钟基金会“光荣历史”,而是一如既往的面向未来。
2018年10月
遇見未来的方式
Ways of Seeing the Future
Julia van Mourik
一分钟影像基金会总监
Director of The One Minutes Foundation
生活在“气泡”中是人类的自然状态。人们会在自己的婚姻,工作场所,社区和同龄人群体中寻找彼此的相似之处。
我们在新闻中读到,全球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被认为是将人们聚集在了一起,但似乎结果恰恰相反。
“过滤气泡”就像你网络生活中的具备个性化和独特性的信息领域。你的“过滤气泡”显示的内容取决于你是谁以及你做了什么,但你并不能决定哪些信息可以被过滤进来,更重要的是,你实际上也并不知道是哪些信息被它编辑删除了。这对社会性和地域性的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我们会付出怎样的代价?我们又如何去勾画未来?
然而,我们在这里,中国江苏省省会南京的一个未来主义美术馆,距离我们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总部大约9000公里的地方庆祝一分钟影像20周年并举办展览,从这里我们都将重新开始。而这里又会发生些什么 ?
正是因为影像,动态图像和声音,将一分钟影像带到了世界各地。电影,影像是一种媒介,你可以在其中讲述几乎不受语言和文化障碍影响的故事。它不仅是人们创造的工具,也是彼此沟通和联系的工具。它可以让你更容易走出你的“气泡”,走出你自己的小世界,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在动态影像中创造和表达自己,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和联系,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我们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关键。
是的,我们需要更多影像,我们需要更多的一分钟电影。我们需要遇见未来的方式。
一分钟影像的20周年庆典邀请你来亲眼看看,来成为我们旅程的一部分,来一场天马行空的预想。你如何来遇见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分钟影像逐渐成为中国和国际艺术家,电影制作人和学生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
这本画册旨在庆祝一分钟影像基金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成功合作。我非常感谢李小山,陈瑞和陈正对展览的策划,高雅对画册的设计,以及一分钟影像团队的所有努力。他们的承诺和努力使这次特别展览成为可能。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金闪
用棍子撬开门,泥地上有两个塑料垃圾桶,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