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王鲁炎:对应的非对应性

日期:
2018年7月5日 - 2018年8月21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8年7月5日
空间:
北京公社(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南门)
艺术家:
王鲁炎

展览简介

北京公社荣幸地宣布代理中国现当代重要艺术家王鲁炎,并将于2018年7月5日开启他在北京公社的首次个人展览《对应的非对应性》,为观众呈现艺术家为本次北京公社首展所创作的全新系列作品。

王鲁炎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于1979年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外小公园栅栏上举办的《星星画展》和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等重要展览。

1988年,王鲁炎与顾德新合作创作了脱离感官的观念作品《触觉艺术》,以一套摒弃任何感情色彩的、由15张正片和15张负片所组成的系列作品表达了对“自我表现”的批判态度。1988-1995年,王鲁炎与顾德新、陈少平组建以取消艺术家个性为目的的“新刻度小组”。其小组作品《解析1》于1991年参加在日本福冈举办的《中国前卫艺术家展(非常口)》,并于1995年与德国零小组艺术家约克尔(Guenther Uecker)合作,小组《作品4》在德国新柏林艺术协会(NBK)举办的《约克尔与“新刻度小组”的对话》展览中展出,其《触觉艺术》参加了1998年在美国纽约亚洲协会P.S.1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开放的本体》等展览。

“新刻度小组”成立于1988年,前身为由六位艺术家组成的“解析小组”,主要强调艺术的理性价值与意义, 同时也对艺术家个性中的任意性进行制约,他们认为艺术的理性表达首先应该建立在对艺术家个性制约的基础上,并在创作中制定规则并执行规则, 运用分析几何学的方法,开拓出一套以理性代替艺术家的个性来传达经验和感受的艺术方法论。在不断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 “新刻度小组”意识到,在个人经验和个人价值与权利之外,有可能建立从根本上独立于西方文化逻辑与价值观念的思维模式与艺术实践,而做到这一点的首要前提, 就是在艺术中必须彻底取消艺术家的个性。在小组成员分歧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王鲁炎和陈少平、顾德新决定继续以小组的方式追求取消艺术家个性的“解析”,并将“解析小组”正式改名为“新刻度小组”。在上世纪80年代以非理性艺术为主导的中国现代艺术中,新刻度小组独特的理性的方式,呈现了与中国当代艺术主流趋势不同的艺术方向。

“新刻度小组”的集体工作模式是在完全没有任何外来影响的环境下建立起来的。直至1989年,新刻度小组的成员甚至不知道观念艺术之存在,更没有看见过观念艺术的作品形式。他们提出的取消个性、取消原作,取消艺术价值的观点,以及从材料到工具的运用,用规则去消除个人化的模式,使文本的游戏性达到了极致。这不仅是在’85新潮运动的上下文背景下独立产生的,而且也是在西方艺术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在这个意义上,“新刻度小组”无疑是’85新潮时期最激进、最具有独创性,也是最奇特的前卫艺术现象。

——费大为

1995年的“古根海姆事件”为“新刻度小组”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刻下了一个温和并极具反讽意味的终结点。一方面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向“新刻度小组”提出作品参展邀请,将会是其积累的大量手稿作品进入到艺术市场的契机。但另一方面,“新刻度小组”认为其创作的成功也意味着艺术挑战的终结。“新刻度小组”随即销毁其全部手稿,拒绝了关键性展览的邀请并选择立即解散小组。这种拒绝不仅是对当代艺术的一种判断、认识和对话,也是艺术家对于新的自我定位的寻求与探索。“新刻度小组”解散后,王鲁炎将自身对于机械设计的兴趣融入到个人创作之中,并在观念和形式上延续了“新刻度小组”时期的诸多特征,他的创作更多地再现了充斥在精密的机械构造中的复杂且矛盾关系。

王鲁炎的个人代表性作品《被锯的锯》和《锯与软体》,于1993年在英国牛津现代艺术美术馆举办的《沉默的力量》展览中展出。他的与目标背离的向前骑时向后走的《W自行车》作品,于1996年参加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举办的《第二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以及2002年在中国广东美术馆举办的《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

2007年之后,他更多地以个人展览方式呈现其艺术思考与创作。以《被锯的锯》命名的个人展览于2007年在北京阿拉里奥画廊和深圳OCAT当代艺术中心巡回展出。2010年,在韩国首尔整体美术馆举办了《王鲁炎》个人展览。2013年,北京芳草地美术馆举办了《王鲁炎:图 * 寓言》个人展览。法国圣埃蒂安现当代美术馆于2014年举办了他的个人展览《WANG LUYAN》。同年,他的大型装置作品《网》在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展出,其另一件大型装置作品《被向下的向上体》于2015年在俄罗斯莫斯科叶卡列尼娜基金会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巡回展出,在意大利佛罗伦萨Alessandro Bagnai画廊举办的个人展览《WANG LUYAN》也在这一年举行。2016年,他在北京建国门外“外交公寓12号空间”进行了以《交流》为题目的个人展览。2017年,丹东鸭绿江现当代美术馆举行了《垂直的水平》王鲁炎个人展览,等等。

王鲁炎早年于“触觉艺术”小组以及“新刻度小组”积累的创作经验,构成了他日后的理性观念艺术价值观与方法论。对他而言,艺术是想问题的方法即思想的工具,而思想的动力则在于质疑。他认为只有悖论才是不会产生任何答案的真问题,这导致他长期专注于对悖论的思考,将自己置身于否定之否定的困境。质疑与困惑在他的作品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他而言,“质疑性的思想不是将无知变成已知,而是从一个困惑进入到另一个更加需要思考且更为深刻的困惑。困惑使思想保持鲜活,一旦不惑则意味着思想的终结,而思想一旦终结个体则会消亡”。

此次王鲁炎在北京公社举办的《对应的非对应性》个人展览即充满了困惑。他认为:“事物存在于关系之中,而关系无不呈现其对应性。人们所做出的每一个判断与抉择,都是在与事物形成对应性关系时做出的。然而那些盖棺定论且无可质疑的对应性关系,已无需人们对其进行判断与抉择。” 该展览以质疑性的艺术方式,对那些司空见惯不再导致人们思考的对应性现象提出了质疑。

王鲁炎的个人作品就其悖论视觉方法论的探索已从1989年延续至今,作为中国早期观念性小组艺术的重要参与者,其个人艺术发展线索与“触觉小组”以及“新刻度小组”的内在关系值得关注。本次展览还将展出王鲁炎近年来创作的有关不确切对应关系的几十件作品模型,它们都是方案性的未完成手稿,均以不同的视角共同面对各种对应性关系中的悖论。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