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意在寥廓观鸿蒙
默修
作为当代画坛颇具影响力的青年画家,尹朝辉的人体局部系列、奥基芙风格系列都予人印象 深刻,呈现了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及对个人风格的充分探索与把握。在这之后,他日渐成熟的 艺术表达落位于一系列被业界认为具备了“中国风格”的风景作品。极为有趣的是,这在尹 朝辉的自我表述中概括为由“近焦”到“远眺”的变化,他说:“如果说脸和手是通过显微 镜式的近焦方式来给自己做精神检查的话,那这批风景就是以望远镜来眺望它,随着时间的 流逝,内心深处的焦灼感和挣扎少了很多,心态要平和很多,或者说在古意的宋画面前能使 自己的焦虑渐渐退去......”。“远眺”的关键在于占据一个恰当的主体位置,立足愈稳,境界 始大。
更为重要的是,经由这样的变化,或者说是进阶,尹朝辉在如何运用油画这一西方的艺术载 体来呈现中国意象与中国风格的问题上,做出了自己的回应。在我看来,尹朝辉占据了那个 恰当的主体位置,在绘画上找到了一个甚好的切入口,即画出了自己的“风景”。他笔下的 那些风景,显然对中国传统的“山水”有所借鉴,传达出由中国视觉传统绵延而来的凛冽古 意。先于借鉴的是取舍,他所中意的“古意”舍弃优裕雅致闲逸一脉,拣取具备锐度与张力 的奇崛古拙怪诞,得宋元或明清遗民画之真味。而在这古意真味之外,尹朝辉的油画作品去 “山水”远矣,莫若称之为“自然”。
尹朝辉画作中那混沌未开、晦暗未明直至绿意蔓延、气韵流动的席天卷地式背景,是将一般 意义上的广袤天地陌生化,是推至远古的史前世界、是所谓鸿蒙初辟:元气充沛,天地万物 之边界,或尚待、或渐趋、或已然分明。在这样的背景上,再让“自然之物”成为画面的主 角:风、波、云、树、岩、石、山羊、黑鸟、孔雀......。就是这样的前后景(有时只有背景 本身)构成了他自己所谓的“风景”。这样的风景自然不是写实,也远非想象,倒正是柄谷 行人曾提及的“内面的风景”,浅显直白说来,即个人主体性确立之后获得的主观性风景。
毫无疑问,这种主观性风景是画家与当代语境对话的产物,是其艺术直感与社会思索的共同 呈现。尹朝辉画作中逼人而来的阴冷荒寒,与其兄尹朝阳作品的恣肆浓烈看似构成了某种反 差和对比,却同样与当下社会拉开了距离,表达着超越性的渴望,它们在本质上是同构的。 在这个物质资源日益丰富直至泛滥,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信息取代了知识,鸡汤喂饱了心灵 的时代,看似繁盛实则贫瘠。老子之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千载而下,此时今刻格外令人心有戚戚。尹朝 辉笔下的荒寒恰恰是对当下世界的繁盛进行了一次漂亮的清场与再生。
进一步展开说,作为艺术家,尹朝辉展开的清场与再生是以溯源的方式完成的,它比复古更 复古,向史前叩求着别样的乌托邦,他的每一幅画作都是一次探寻和抵达。如果仅仅将荒寒 阴冷作为其画作的特点是狭隘且失准的,即使在那些最灰暗的画面里,即使绘画对象极为生 硬冷怪,都没有死寂与封闭。他画作中心的自然之物,如风、云、波、树还有那些极具意象 性的动物,总是流动的或有生命的,有时他索性以“涌动”、“蔓延”“生长”这样的动词直 接作为作品标题。晦暗荒寒冷硬为至刚,而流动性与生命体则至柔,至刚至柔的交融和谐浸
染着中国的古典智慧。意在寥廓观鸿蒙,如果将尹朝辉的一系列画作视为整体,观察其基调 色彩,则可以发现这种动态的追寻也是前后相继的,一如混沌初开、生命逐渐展开之过程般, 天地万物渐次清朗明晰。流动性或内蕴的生命力是他画作的潜在话语,是清场后的再生,是 艺术家的超越性表达。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