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麦勒画廊荣幸地宣布我们将举办艺术家鞠婷(1983年生)在麦勒画廊北京的第二次个展“咚!咚!”。本次展览将展出鞠婷的大型场域装置作品《凛冬将至》。
鞠婷擅长于以严谨的技术组合的方法来呈现绘画及其表面之下的多层肌理,由此去刺探现实中复杂的情感。在其早先的代表性系列《珍珠》、《+-》和《无题》中,艺术家探讨如何打破画框与抽象绘画的传统,将真实情绪和人的境况微妙地透过不同的绘画表面进行雕刻/撕开。在最新的创作《凛冬将至》中,鞠婷放弃了《珍珠》系列中近乎于雕刻家般的精雕细琢,延用了《无题》中繁复的剥离、搭建,并选择加入了更为激烈和破坏性的行动——敲击去完成最终创作。艺术家利用丙烯颜料随温度变化软硬度的特别属性,在温暖的室内将数十层丙烯颜料层逐层铺设、叠加于木板上,之后将作品放置在寒冷的空间,让其冷却和僵硬,然后对其敲击碎裂,从而展现内部色层、结构。画面被剖开之后,其中饱含的情绪伴随着色彩丰富的碎片在浮雕式的表面流淌,金黄色的表面被敲击破坏之后让墙面显得冷峻而绚丽。
在多层的画面之上加入行动对于艺术家而言是冒险的,她必须承担过程中未知所带来的偶然性,凭借对作品材料特性把握和经验,利用温差对材料的作用,把巨幅画面中的一层层颜料打破,连同底板也被敲出一个个缝隙,这一行动源于艺术家长期以来对绘画传统的反叛,例如,在《无题》系列中,艺术家创造了丙烯的多层堆叠和配合温差而撕扯出的新创作的技法,但鞠婷不满足于此,在《凛冬将至》中进一步把过往熟练的技法和完成的画面破坏,在作品中注入新的行动能量和生命体验。
鞠婷过往的作品往往被置于抽象艺术的范畴内被讨论,如果说西方的抽象艺术是从形式上去反叛具象艺术的传统的话,那么抽象艺术在中国的语境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社会环境被讨论尚且是一个悬置的问题;而鞠婷的创作出发点往往是偏离抽象艺术的目的——形式与审美的,她的作品在媒介、行动和现实之间寻求画面和物质性的平衡。新作《凛冬将至》中的颜料、色彩和作为支撑的背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作的最后一步敲击行动,为艺术家在其生活大环境以及在大流行病之间的遭遇提供了一个鲜明的态度和脚注,象征着权力和财富的金色表面在一次次的敲击中逐步暴露出下层的材质和颜色,这一动作提醒着观众需要关注的是艺术和艺术家在今天的处境,而非沉浸于对抽象艺术的刻板审美。鞠婷的创作也不是为了今天的电子屏幕观看而创作的,观众需亲临现场,走进她的行动之中。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