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基建江山:共同体话语的空间根基

日期:
2018年6月30日 - 2018年9月9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8年6月30日
空间:
OCAT上海馆(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
艺术家:
陈永明+田恒德、低技术实验室+中国乡建院、韩涛+中央美院图解研究小组、潘律+王博+周昕、清华同衡遗产
策展人:
谭峥、王翊加

展览简介

建筑设计群展“基建江山:共同体话语的空间根基”将于6月30日至9月9日在OCAT上海馆展出。本次展览由青年建筑评论家、建筑师谭峥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专员王翊加联合策划,邀请到近年涌现及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的二十余位青年建筑师、规划师与艺术家及其团队。展览以装置、图像、模型与影像等多种媒介形式探索基础设施与景观空间两者间的共生关系,以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设计学等众多学科分支在“基础建设”领域中的共享实践与跨学科碰撞。

人们对于“基础设施”的了解往往交织在时代变革的体验中,现代化进程的开始标志了基础设施逐渐脱离了原本的专属服务功能,转变至一种超越领域和边界的复合式机制。通过与景观的多维整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人工地形,从而决定了社会空间的舒适度、流通性与可达性。景观设计师理查德·韦勒(Richard Weller)曾言:“景观本身就是一种载体,所有生态交替都要从它上面穿过,它是基础设施的未来。”诚然,对于景观的理解不应仅局限于未经开垦的“自然环境“,构成一体化的景观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人类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人类正以一种亲密而互惠的方式改造了地景(landscape)、 地形(topography)与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

文化地理学者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曾指出,“未来的城市主义所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并非源于一种对于形态的理解,而更多地在于对于‘过程’的理解,即事物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运行的。” 因此,审视此次展览——“基建江山:共同体话语的空间根基”的意义在于:理解空间实践者切入“基础设施”与“景观”的共生性问题的方式,并以全球化发展及人类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反思“基础设施”改变及构成了地景、地形与建成环境的过程。

(此次展览的主策展人谭峥从十年前开始涉足基础设施空间的复现与研究,并在近年以图解与寓言的方式寻找基础设施在空间生产中的潜力。他曾经在2015年组织“基础设施建筑学”国际论坛,并随后在2016年以组稿人身份策划《时代建筑》的“基础设施建筑学”专刊,此次展览的部分参展人也是该期杂志的贡献者。)

OCAT上海馆

策展人语

“基建江山”是一次寓言式的实验,代表了新一代青年思想者诠释空间与技术的方式。近年来,随着剧烈的城市化进程放缓,建筑学的实践与研究方式正在经历转型,越来越多的青年建筑师与城市研究者将注意力从大型工程上挪开,转向更为多元的实践与传播方式。自媒体、网课、微更新、乡建、泛设计、策展与论坛都是青年一代介入空间生产的方式。

本次展览即是对这一转型的“快照”。展览以“基础设施”为题,不仅因为这一领域已然是全球建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并且因为它是当下的建筑学实践不可绕过的语境。在现代语境下,基础设施已经跳脱了其低调、隐匿、冷峻的形象,成为大众潮流与情绪的影响因素。

“基建江山”探讨基础设施在整个地景中的种种形式与行为的表达,并展望未来基础设施在重构大尺度的区域空间与中微尺度的日常空间中的作用与地位。展览以装置、图像、模型与影像等各种形式表现基础设施融入文化景观的过程。展览分为A、B两馆,A馆从空间的复现与干预的视角,以寓言、图解与参与式体验的形式揭示物质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代工厂、街道、水系等等)的本质与矛盾,并探索介入的机遇。B馆从人类学与文化研究的视角,解析更“软性”的制度基础设施(习俗与仪式)在日常空间中的样貌。

在此次展览中,参展人所关注的领域大致可分为基础设施空间的竞夺与共谋、复现与投射、生产与干预等几个方面,以期用不同的方式反思空间演变中的技术、制度与文化因素,从而,提供给大众可读解、可介入、可感知的方式作为思考基础设施的切入点。与此同时,如何从疆域的角度去理解基础设施演化的深层意义,也成为本次展览以期延伸的核心思考。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