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张季:糖

日期:
2020年8月29日 - 2020年10月8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0年8月29日
空间: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06)
艺术家:
张季
策展人:
杨鉴

展览简介

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荣幸的宣布,将于2020年8月29日在B、C展厅空间呈现“蜂巢·生成第三十七回 糖:张季”个展。作为青年艺术家张季的首次个展,此次展览展示了艺术家仅一年内密集高强度状态下狂热创作的阶段性作品。张季1993年出生于北京,先后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和马里兰艺术学院完成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展览由蜂巢·生成项目总监杨鉴策划,将展出至2020年10月8日。

糖作为致瘾性极强的一种“合法毒品”一直在掩饰着人类在生物性上的孱弱,就比如人类在做选择的时候从来是两者皆害取其轻,总有无法割舍的欲望,但碍于文明、伦理、道德、信仰的绑架,人们会热衷于编织概念去掩盖对于多巴胺、对于内啡肽、对于这种血液的波动感的无穷尽追求。糖,像是一个幸存者,在人类的自我审查中总是能够以一种无辜而又天真的姿态幸存下来。想来有趣,自公元前 8000年,糖在炎热的新几内亚于甘蔗中发现并向世界传播,糖的社会形象一直极为正面,象征过地位、财富、幸福与爱等等,即使是在充斥着现代语言的多样性和迷惑性的当下,糖的字面含义也很难被抹黑,即使被用作某些黑话和代词,也指涉着令人兴奋的诱惑。甚至是形成味觉记忆让你看到这个词的时候就能形成有快乐的生理反应,如果对于盐的摄入是一种求生的本能,那么对于糖的摄入计划就可以归结为欲望。

张季的个展取用“糖”字为名,但英文译作Kundalini(昆达里尼),像是揪出人性的一个软肋尽情的调侃,面对糖的物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既要捅破糖的迷障又将人在面对欲望时的无可奈何作为问题抛到空中,让这只滞空之后肆意的、随机的、潜能的、虚拟的、疑惑的姿态镶嵌到画面当中,去回答人类已经反复作答但是依然充满兴致与疑惑的问题。张季的绘画也可以被视作糖看待,即使是狂暴戏谑它们看起来也是欢快的、即使是透彻的痛感也被视作一种值得的付出。张季既像是一个嗜糖者沉溺陶醉——对于创作与绘画,又像一个制糖自私鬼靠在绘画中不断地掩盖与彰显牟求快感与暴利,他更是一个发糖人,对于他的观众馈赠着一种难以拒绝的,让概念与情绪想要依赖的视觉容器。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