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于艾君的“创作”思路来源广泛,不一而足 -—但他希望的艺术写作能有一种“个人文体” -—它们在经过“形式”和“物”之后,经由某个隐秘通道或契机,成为他的“作品”。于艾君不是一个图像或图式主义者,他对(从一而终的)风格化或图像化的艺术或绘画(的效力)有强烈的不信任感。
就个人而言,于艾君主要借助绘画或其他创作行为来解决生活中所需要的意志力和焦虑问题,当然,还有冒险快感。他愿意籍艺术探讨问题,触及成见,并希望因此增加既定的表达品类。但他不单纯输出概念,他恋爱并细嗅这战场上的烟火。
于艾君的作品强调身体性、行动性,以及因此产生的偶发、变形,与作品既定的经验模式的较力,而不是知识和智力。当然,他相信所有视觉艺术家尤其画家,对图像等因素的选择都是非常在意的。只是他对它们的使用具有可变性,甚至强调“可变”,因此,虽然他“使用绘画”,但他认为自己不是画家。
于艾君使用绘画,以表达他的方式下的日常幽默,荒凉甚或悲情。以肉身的、行动的、低科技的方式来探究“形式”与作为形式出处的世界的联系。更多时候,他将“绘画”整体性地作为一种使用或干预工具,而不是在绘画的范畴内安全地经营某种一劳永逸的风格,目的是使其成为进入“时间装置”之中的绘画或其他。因此,他尝试将涂鸦、素描、物与诗,甚至更多的“不动产”混搅至更广阔的领域及其边界,以期实现自洽逻辑下的“媒介虚无”和当代艺术的表达平权和思想自由。
“时刻表占领车站”,以情境代入的手法,将若干形制各异、媒介不同但气质一统的作品编排成断章般跳跃行进的视觉小说。
于艾君,1971年出生于辽宁省塔岭镇;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沈阳。2006年以来,于艾君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杭州、西安、武汉、成都、香港、重庆、曼谷、韩国、新加坡、法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等地的美术馆、画廊和其他类型的艺术机构参与过百余次当代艺术展览,其中包括十多个个展。作品被多个美术馆、机构、以及私人收藏。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金闪
用棍子撬开门,泥地上有两个塑料垃圾桶,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