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艺术家: 于凡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支持,冯博一策划的“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2于凡”:“置上——于凡作品(2000-2012)”展览开幕式,将于2012年10月28日下午4:00-6:00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B展厅举行。
本次展览将展出于凡从2000年至今创作的雕塑作品40余件。这12年的创作过程对于凡来说,或许是他给自己安排的课程,每一个阶段的系列作品如同在与雕塑史各个时期的对话与交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一路走来的脉络,以及他在东西方之间的缝隙里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于凡并不认同惯常所说的“中西合璧”,他认为西方雕塑的“模仿”与东方的“造物”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背后的精神来源也完全不同。他一直努力在两者的间隔中摸索出一个立足之地,寻找到自己的语言方式,试图将雕塑纳入到中国艺术的宽泛审美之中,使它具有如同中国绘画、诗歌一样的品质,超越模仿与刻画的层面,透射出表达之外的意味。也许,这不是一条捷径,但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于凡本身,抑或可以成为其他人出发或者反叛的起点。
所谓“置上”,从表意上可以理解为许多雕塑都有耸立之感和高高的底座,但实际上指涉的是于凡对雕塑回归到神性的愿望。早期的西方雕塑总是与宗教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佛像和陵墓雕塑也总在处理人世以外的问题。于凡当然不是想让雕塑重新变成“造神”的工具,而是希望它成为神性注入的通道,让观看者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哪怕只是一个瞬间,内心也会有一小片灵性的直觉苏醒。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金闪
用棍子撬开门,泥地上有两个塑料垃圾桶,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