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艺术家: 于凡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支持,冯博一策划的“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2于凡”:“置上——于凡作品(2000-2012)”展览开幕式,将于2012年10月28日下午4:00-6:00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B展厅举行。
本次展览将展出于凡从2000年至今创作的雕塑作品40余件。这12年的创作过程对于凡来说,或许是他给自己安排的课程,每一个阶段的系列作品如同在与雕塑史各个时期的对话与交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一路走来的脉络,以及他在东西方之间的缝隙里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于凡并不认同惯常所说的“中西合璧”,他认为西方雕塑的“模仿”与东方的“造物”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概念,背后的精神来源也完全不同。他一直努力在两者的间隔中摸索出一个立足之地,寻找到自己的语言方式,试图将雕塑纳入到中国艺术的宽泛审美之中,使它具有如同中国绘画、诗歌一样的品质,超越模仿与刻画的层面,透射出表达之外的意味。也许,这不是一条捷径,但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于凡本身,抑或可以成为其他人出发或者反叛的起点。
所谓“置上”,从表意上可以理解为许多雕塑都有耸立之感和高高的底座,但实际上指涉的是于凡对雕塑回归到神性的愿望。早期的西方雕塑总是与宗教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佛像和陵墓雕塑也总在处理人世以外的问题。于凡当然不是想让雕塑重新变成“造神”的工具,而是希望它成为神性注入的通道,让观看者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哪怕只是一个瞬间,内心也会有一小片灵性的直觉苏醒。
苏坚
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