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享誉“东方马蒂斯”之称的常玉,1895 年生于四川南充,从小师从大儒赵熙学习书法、绘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浸 润。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在“五四运动”掀起的热潮之下,他加入了第一批远赴欧洲深造的中国艺术家行列。在法国,常玉并没有像大部分艺 术家那样进入正规的美术学院求学,而是选择在更加自由、开放、包容的 “大茅屋画院”展开他的艺术旅程——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探索。求学方式的独特性体现了常玉艺术取向的独特,也凸显出常玉充满反叛和创造的现代意识,最终形成他艺术创作上独树一帜的“常玉风格”。
“我的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画家。对于我的作品,我认为毋需赋予任何解释,当观赏我的作品时,应清楚了解我所要表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常玉
“常玉巴黎概念”——王济远珍藏册页涵盖16件常玉创作于1920-1940年代左右的纸上作品,这批作品尘封九十余年,首次在国内露面,十分惊艳,其中不仅有极为难得的常玉绘友人画像《邵洵美》,还不乏《曲腿裸女》《裸女坐像》《幽蓝明菊》等多件油画的先声之作,涵盖了常玉纸本作品中最为经典的主题和图式,东方笔墨和巴黎概念的交融,将是一次异常难得的机会领略常玉的艺术魅力。
常玉的画作在市场上屡创高价,引得众人关注,而常玉纸本作品的重要性却未被充分认知。对于线条及笔墨的表达而言,油画层层相叠的材料性不如纸本作品来得流畅直接,常玉的素描和水彩能毫无保留地释放出他东方笔墨的魅力。水墨和水彩的跨媒介创作,则将常玉中西融合的艺术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其纸本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