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本能:荷兰设计与时尚的语境

日期:
2012年9月29日 - 2012年11月22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2年9月29日
空间:
华•美术馆

展览简介

策展人: 卢卡·马尔凯迪 埃马努艾雷·昆兹

适逢中荷建交40周年之际,一直以设计为主题方向的华•美术馆将目光投向了地缘上与深圳有着相似特点的荷兰,与Premsela荷兰设计与时尚研究院在深圳联合主办“本能:荷兰设计与时尚的语境”。展览将于9月29日至11月22日在华•美术馆展出。

在试图从金融危机的创伤中复苏和国际局势悄然变化的大背景下,设计和时尚能够扮演怎样的角色?源于对这一问题的察觉与思考,展览以荷兰创意文化现状为分析案例,提出“开放”和“交流”是对于未来的发展最重要的两个词。荷兰因地缘上毗邻英、法、德三大政治文化强国,中间人角色自然随之而来,而其文化中的和谐、平衡、自我约束的特点也随之形成。相比其他国家在各领域都牢牢地紧抓着对应历史传统而言,全球化的视角成为荷兰时尚文化与生俱来的特徽,并逐渐成为开放式创作理念的温床。展览希望以多样性的视角来审视荷兰的创意产业,呈现当今的荷兰设计师们如何在强有力的本能实践引领下跨出自身的安全范畴去试验、去革新;如何通过作品与外界进行交流,展示他们探索性的直觉……而这其中关键便是荷兰创意文化横跨不同的文化和领域,可以在领域与领域间、文化与文化间交流通畅并建立其自身的开放性。此次展览试图以艺术为手段,由当下眺望未来,通过对已有材料的全新演绎重审荷兰创意文化,将这场对荷兰时尚文化代表作品的展示打造成一场超乎想象的摩登感官盛宴。

“本能”展览名称源自荷兰导演保罗•范霍文的同名电影《本能》,影片依仗感性的本能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来决定情节,借此寓意根植于荷兰地域的创意文化所描绘出的强有力的视觉蓝图。此次展览以开放式思维,邀请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创意精英组成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及语言环境的策展团队,包括来自mosign的策展人卢卡•马尔凯迪和埃马努艾雷•昆兹,来自Zoo Magazine的荷赛•克拉普和山德•卢布,以及展览设计总监亨里克•韦布斯科夫。展览从而以更为客观的视角来审视荷兰的创意文化,呈现当今的荷兰设计师们如何通过作品与外界进行交流,展示他们探索的直觉历程。

展览将向中国观众集中展示代表荷兰新一代浪潮的37位才华设计师的上百件作品。参展者包括5位服装设计师、15位产品设计师、5位建筑设计师、12位摄影师。他们的工作范围遍布欧洲其它国家,最年长的出生于1959,最年轻的是85后。其中包括近期赢得了“荷兰设计大奖”荷兰设计团队Scholten & Baijings,以及在此设计大奖中获得提名的设计工作室Glithero,设计师Anne Holtrop和BCXSY工作室。所有参展者都具备三个要素:深厚的荷兰文化根基、毋庸置疑的天分、以及成功开拓海外商业市场的潜力。他们代表了当下的荷兰创造力及未来设计、时尚发展的趋势。

由上百件作品整合构建的六项“景观”,以360度的视角呈现出一幅当代荷兰创作力的全景图。荷兰创意文化的关键特点被提取和命名为其中五个景观:形态复杂的“观察角度”、创新简约的“无设计化”、动态思维的“柔软未来”、展现当代城市风尚的“都市光彩”,以及前卫风和传统手工艺交织碰撞的“缓慢前行”。每个景观以一位荷兰时装设计界领军设计师(如艾丽斯•凡•赫潘、奥达•包斯玛、莫尼克•凡•海斯特、卡拉维尔•凡•恩杰兰和安妮•德•格里夫)为主线,串联有相同特点的产品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摄影师的创作,通过整合与再设计成为全新的装置景观。第六个景观“圆顶剧场”则以摄影和电影来解说时尚界,躺在轨道上滑行进入剧场的独特设计带给观者颠覆性的观影体验。各个景观所创造的感官体验彰显着荷兰文化和创意思维的独特魅力:高级时装、设计、艺术和建筑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微型的荷兰艺术生态。门类各异的艺术形式滋养丰富了各“景观”的主题。而作品间水平的展示方式,消除了展品之间的等级感觉。它们从荷兰历史传统中走来,以其特有的态度诠释当代荷兰文化,解释它如何以现代的敏锐触角来平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展览早前曾于德国柏林及荷兰阿纳姆成功展出,并获得巨大反响。展览成功讲述了近年来荷兰创意文化界的前瞻,激发了与当地文化创意界的对话,吸引了来访者的关注。此次华•美术馆举办“本能:荷兰设计与时尚的语境”更希望联系中国当下语境,使之能够落于实处的为中国当代设计注入活力与启示。同时华•美术馆还将配合展览在北京、广州、深圳、香港组织举办讲座或论坛活动,通过设计、艺术、时尚分享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