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策展人: 毕昕
艺术家: 陈天灼,雷梦婷,李心路,刘辛夷,莫后切,王懿泉,杨铁男
“以误读的方式”,灵感来自安托艾柯的小说《误读》。安伯托艾柯是一个精力充沛的社会公共知识评论家,在IIVerri杂志上的专栏“小记事”中他通过对世间小事物进行评判。那些精心雕琢的文字是诙谐地模仿原作者的文体,以一篇新文章的形式出现,对原文章进行一场意味不明却又犀利地批判。而正是这形式,体现了他创作的本质和意义。是一层新的理解,新的方向。要说他传达了什么,模仿的意义何在,我认为,最正确的理解来自于每一个不同的读者的误读——他们从中理解到了什么,他们是发笑了,还是思考了,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他呈现的方式是精彩的,也是神秘的。这是一个关于艺术家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作品形成关系的展览。我们邀请了当代一群最为鲜活独特的年轻艺术家,以他们“各自为政”的方式,力求呈现出有关阐释与阐释方式的一些思考。
这次展览相较于技术层面的探索,艺术家更关注每个个体向内的行走,以及个体与公共社会的关系。他们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构思出一些假设。通过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敏感的体验,触碰艺术和各种事物的边界并挑战它们,解构和重组这个现成的世界。艺术家同时是观看者也是表达者,所谓的语境就是在他们分享作品的过程中成型的。“十月十六日”,截取了一个普通的时间切片,而在巨大的时间单元里又是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 作品形式囊括装置、影像、石板画、数码输出的各类作品。不管是刘辛夷体现出的“时间轴”的概念,还是雷梦婷、莫后切通过“面孔”记录的时间感受、亦或是陈天灼、杨铁男、李心路等人玩弄时间的“趣味活动”,都将以这个日期为标识,带领观者去体验不同的感受历程。
幽默,风趣,犀利,是这次参展的艺术家们所共有的精神气质。在这个共存的环境中,艺术家从自身主观的生活经验出发,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来解释自己特定的情境。艺术作品,作为一种解读的版本,都是独特的,依赖于艺术家个体。我展出他们的作品,是因为我相信他们构造这个真相的方式。
新氧艺O2art机构与桥舍画廊空间此次携手共同支持年轻艺术家,由刚从英国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的毕昕策划 。此次小展览也是毕昕自专业训练归国后的首次小试牛刀。以一种自由又游戏的形态,呈现活跃的独特气息。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金闪
用棍子撬开门,泥地上有两个塑料垃圾桶,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