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贝浩登(上海)荣幸呈现纽约艺术家马修•罗奈(Matthew Ronay)全 新个展“施与受”,此次展览是马修•罗奈首度登陆贝浩登位于上海的 空间。八件由多色椴木制作的全新雕塑构成了展览主体,马修•罗奈精 心雕刻每一件作品,并为其覆以磷光性的色泽。这些作品延续了艺术家 对现象学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其创作结果均源自罗奈与其潜意识的互动, 观感丰富,体现着艺术家对于抽象艺术和人类仪式习俗的回应,以及对 于人体与其他有机形态之间结构关系的兴趣。
“施与受”中,每一件雕塑都交换着某种相互对立的形式。作品或光滑或凹 凸不平、或毛茸或整饬有序、或向内挤压或膨胀隆起。在精心设计安排并 按照比例组织的队列中,形式相遇,在聚集与分散的对抗冲突中凝结。它 们发出呼唤和回应,当身体的附器开始生长,那些张开的孔口开始缩小。 蓝色以不同的色调存在,于各个雕塑间蜿蜒而过,并最终在展览充当“发 电站”的作品《珍珠》(The Pearl,2020)上稍作偏离。《珍珠》以绿松石 色的关键构件展开,向两侧延伸出红色的皱褶。跳动的核心连接着三根长 长的管道,似乎是在将数据或能量传递至空间内的其他作品身上。
马修•罗奈以绘画开始每一次创作,这一行为减弱了意识心智与隐藏其 下的事物之间所存在的隔膜。罗奈赋予这些雕塑富有节奏的纹理,以及 仿佛是从复杂的集合中半自主生长的形态。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关注富有 煽动力的形象与姿态,其新近作品则显露出他对于植物与水生生物的迷 恋。这些雕塑虽然在本质上是抽象的,但却往往使人联想到再生产与退 化降解的现象。
大型景观雕塑《赠与取》(Sending and Taking,2020)构建了展览的高潮, 蓝色的触角、卵形的结块、导管与淡紫色的薄片在作品中营造出梯度的变 化,仿佛形成了一支游行的队列。这件作品鼓励观众进行即时审视;由于 雕塑的每个元素和子单元都与其对立面松散地联结,因此作品似乎处于 干预或行动的临界点上,并最终为整个空间定下基调。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