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越渡之地
文/吉磊
越渡是动词。这是一个在字典里没有的词。最早看见它是在恶鸟的《越渡叙述》中。第一眼看到这个词就本能的一颤,词语和心灵产生了共振现象。读了文章后有很多共鸣,当然也有认识的不同。没关系,词语本就有生长和变迁的过程,如同这个世界一样。于是,我想以自己数年的体会和理解为理由,分享这个新词。
对我来说,绘画是一种反复的操练,是为了穿透日常图景的表层,是在心理——视觉的(创造记忆形态的)语言探索之路上反复练习。为了将隐藏其中的新世界一点一点地找出来,绘画的动作成为了寻找和剥离。
一个人是否可能通过画画寻找和世界及自己的相处之道?《失眠镇》将我带到意识-潜意识、时间-空间含混重叠的地带,“不安的共同体”的力量通过梦境获得了新的建构;《天象》系列,从古至今、现实和想象的各种天象都成为我的曼陀罗,画的过程中隐然获得了能量;《越渡之地》是从现实的瞬间出走和偏离,在起稿阶段感觉看到了岔路口,就试着走过去,可依仗的只有黑白灰、点线面、色彩、笔触……像迷路也像挖掘。
这并不是线性发展的三个阶段,而是复合式的,同时展开的工作。我用绘画的方式面对自身的问题,同时伴随着体验和思考的演变不断回到语言的问题。这一切可能都是“越渡”,是空间的转移,是从光亮处朝向未知的黑暗混沌领域的航行。是从现实界到想象界,从这个世界到平行世界的行动。只有直觉——那黑暗中若隐若现、似有非有的微光指引方向。
如果已经感觉到种种“不自由”、对现有的框架不再那么笃信,不如故意走偏,走向未知的混沌。画画也是这样。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周婉京
此文出自研究者、艺评人周婉京的《2018北京独立艺术空间调查...
2019.05.14
周婉京
此文出自研究者、艺评人周婉京的《2018北京独立艺术空间调查...
2019.05.1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