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小夜曲:关于我们的五个故事

日期:
2022年9月25日 - 2022年11月2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2年9月24日 16:00
空间:
SGA沪申画廊(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外滩三号三楼)
艺术家:
周啸虎、耿旖旎、赵博、贺勋、谭彼得
策展人:
王凯梅

展览简介

SGA沪申画廊 (上海)欣然举办群展“小夜曲:关于我们的五个故事”,展出艺术家包括周啸虎、耿旖旎、赵博、贺勋和谭彼得。此次展览由独立策展人王凯梅策划,并持续至2022年11月20日结束。

何以定义“我们“? 在人类思想史数千年以人类为中心,人类与自然二元化的思考中,“我们”指向的一直是地球生物中以最高级物种自居的人类自身。在人类对于生存的反省,对思想和行动在历史、现在、未来的时间框架内的探索中,自然被视作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料和生存空间的客体,一个拥有取之不尽的资源,服务于人类需求的被动场域,甚至长期以来我们坚信,人类活动无论怎样都不足以影响到浩大的地球自身。直到20世纪中期,视人类活动为改变地球生态的主要动力的人类纪思想的发起,盖娅理论的提出,让我们认识到最具创造力的人类同时也是对大地母亲最具破坏力的生物,迫使我们人类与同属一个星球的“非我们”、“非人类”在相互回馈与尊重的体系中寻求均衡发展的路径。

在这个「关于我们的五个故事」的展览上,五位艺术家分别承担起人类纪里多样化的“我们”的代言人:

周啸虎从中国古代文人画入手,以历史的多层切面带来当代艺术对时空维度的重新认识,引出古人游走于自然中闲云野鹤的生活状态。贺勋的作品承担起艺术与自然的连接,蜜蜂与调色板,养蜂人与艺术家,蜂蜜与艺术,生活甜蜜的共同交汇点都落在身体的劳作耕耘和精神的提炼升华。赵博的画布上密布的雪松带来人类对于冰的集体记忆,画中的冷酷仙境同时触动地球的遥远历史和威胁人类生存的不期未来,冰雪寒意中孤独穿梭的人类。耿旖旎画中的矛盾性构成诱人的表达,动物生存环境的不合时宜激发出艺术家为人类塑造生存庇护所的渴求,让我们也可以通过画存在于世界之中。谭彼得的绘画承担起人类最复杂的情感世界中爱的表达,电影海报和月份牌美女照的直白动感的绘画语言,讲述了消费主义社会里的感情链接,人类得以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爱的力量。

「小夜曲:关于我们的五个故事」的标题来自日籍英国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小夜曲:音乐与黄昏的五个故事》。在小说中,石黑一雄把五个痴爱音乐的艺术家的命运串联成一组音乐人生的浮世绘,以小夜曲的形式建构一部文字谱写的音乐体验。在这个用视觉艺术为旋律和音节的展览上,传统与创新,艺术与劳作、风景与意识、动物与人类以及人类情感的物质与精神谱出一部关于“我们”的小夜曲。它们纵横交织,上下流动,组成我们在世界生存的庞大体系。

——

艺术家简介

周啸虎

(生于1960年,中国常州)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周啸虎是中国视频动画的先锋人物,自1998年起,他开始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试验定格动画、视频装置等。作品自由跨越多种艺术媒介,涉及动画、录像、装置、雕塑和综合行动项目等。周啸虎致力于推动综合艺术的能量剧场,以泛现成品和“自动写作”作为方法论,拓展艺术疆域和生存观察。他的标志性风格是在影像和真实物体间创造出不同的图像层次,他的作品反映了数字时代中,历史在其特定细节可能被放大、误读和遗漏的情况下是如何被记录的。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机构展出过,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利物浦泰特美术馆、瑞士波恩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奥地利维也纳路德维希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

贺勋

(生于1984年,中国江西 )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和北京。孑孓社策划小组成员。 贺勋的创作涉及绘画、诗歌文本和策划,关注农耕文明、神巫信仰和文学习惯在日常事物中的象征作用,着重于发现被忽视或被压抑的语言、民俗事项、图腾制度对当代生活的影响,藉此寻找人类普遍的情感关联、永恒的记忆及其衰败的历程。公共收藏包括星美术馆、德中艺术基金会、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等机构。诗歌及随笔散见于《西湖》、《飞地》、《诗江南》、《2006 中国最佳诗歌》、 《艺术世界》、《艺术碎片》等刊物。

赵博

(生于1984年,中国沈阳)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2007年获艺术学士。2011年获硕士学位,期间赴挪威奥斯陆国立美术学院交流习。现工作、生活于沈阳。赵博成长于沈阳这座重工业与富含历史文化的古城,创作借由强烈反差的象征场景,凸显对现实文明的省思与反馈。在信息信息爆炸与环境污染之下,赵博通过作品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悲剧感,魔幻的末日场景、炫丽狂野的色彩暗喻着现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纷乱及精神上的焦虑不安。他的作品被震旦美术馆、克丽缇娜集团、台湾典藏杂志等收藏。

耿旖旎

(出生于1982年,中国沈阳)200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文学士学位 ;2012 年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沈阳。耿旖旎的作品被多家美术馆和机构收藏,包括:乌里希克收藏,瑞士;白兔画廊,悉尼,澳洲;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久丽美术馆,沈阳,中国;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和蓝顶美术馆,成都,中国。

谭彼得

(生于1988 年,中国南京)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获艺术学士和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的创作曾入围2013年意大利巴里美术学院的第十届意大利国家艺术奖和2014年意大利维博瓦伦蒂亚的里门国际艺术奖,其作品 《8.15》在2020年获得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优秀奖。

——

关于SGA沪申画廊

Space & Gallery Association沪申画廊成立于2004年上海。至今已举办了百余场展览及活动,合作过上百位艺术家,其中不乏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领军人物,高度活跃并极具市场潜力的艺术家更是人数众多。往昔展览形式多样,涉及绘画、雕塑、影像、声音、建筑、装置以及混合媒材,大部分学术展览在业内极具影响力。2021年在成都设立了新分部,代表了画廊布局国内外分部工作开启。经营策略方面,画廊致力呈现高水准的学术展览,在注重与艺术领域相关人士保持着深度紧密的联系和合作的同时,意图发掘和培育新生代艺术家。SGA沪申画廊是时尚的前沿、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活动荟萃之地,以及关于艺术的交流、交易中心,为公众呈现艺术与时尚相结合的完美诠释,将“艺术”融于日常生活。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