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时间:2016年8月25日至2016年9月14日
开幕:2016年8月24日18:00-20:00
马凌画廊很高兴地宣布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王之博的个展《目之所及 There is a place with four suns in the sky - red, white, blue and yellow 》 即将于8月24日开幕。这是时隔年3年后王之博再次在马凌画廊举办个展。
似乎在闪烁的热带景观;形变的蔬菜汇总;模糊视线中相对而坐的母亲和小孩;每一个作品都呈现了此次王之博个展《目之所及》中的不断探索。展览标题的灵感来自 Carl Sagan 1973年关于宇宙的重要著作《The Cosmic Connection: An Extraterrestrial Perspective》。书中提及更高级的文明存在于我们的星系和宇宙的可能性,使王之博对如何无限延展时间和空间又能使其与琐碎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之博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她别具匠心的油画作品模糊了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在刻画主题上超越传统主义既新奇又充满挑战,王之博的作品呈现了我们视觉经验的变化:“正如水中的倒影:对象的多质化更容易通过绘画来表达”。绘画再现的是一个综合体,是一个更精准的描述,是与宇宙的互动-一个虫洞。正如王之博自己描述的,“绘画的点、线、勾勒、涂抹、厚砌或轻染、颜色或阴影......这些都辅助了现实的诗意再现。”
大型全景作品《上升,降落》(2016)描绘了沾满露水、几乎壮观的热带景观。悬于半空的球体形似植物,加上虚实结合的画法使画面如迷雾般引人入胜,缓缓升起的雾气更加强了这奇妙的幻境。《夏季厨房》(2016)展演截然不同的主题,延伸艺术家对种种关系的联想。乍眼看,画中的各式蔬菜和烤鸡构成一幅关于餐前准备的静物画,但越仔细观察叫人不明所以的物件,我们的联想和感知便越失真。作品《襁褓》(2016)在这方面具异曲同工之妙:各种包裹着的蔬菜或悬垂、或平衡、或堆叠,呈现出种种人形的姿态。
除了环境和居家描述,王之博亦关注人的百态。她没有选择跻身于其中,反而采取观察者和人类学家的角度,纪录远方部落在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日常-例如《最后的人》(2016)中的洗涤工具和《不如跳舞》(2016)中的祭祀舞蹈。尽管王之博的一些作品似乎指向人的存在;而更细致地观察则会发现在这些作品中人的痕迹仍然是无从寻找的。如在《母与子》(2015)中,王之博则沿袭了圣母与耶稣的构图传统。的确画中的场景无疑是某个部落,地面上散落着许多头骨,母亲和儿子都佩戴者珠状的木质装饰。可更重要的是画面中艺术家勾勒了母亲脸部的线条,孩子的脸却令人惶恐地被模糊化,甚至近乎被毁了容。如此强有力的表达让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对面部特征和表情的依赖。
王之博的新作呈现了她全新的创作脉络,变换在时间与空间中,挑战我们对日常生活构成的认知。从我们居住的空间,选择的食物,到与他人分享的习俗,王之博通过她的展览开启了一道通往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大门,这种生活十分别致却又不至于与我们的生活割裂。我们热切地渴望观看,发现并且了解这另一种可能,另一种可能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或宇宙的生活方式。
王之博是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女性艺术家,2008年获得罗中立奖学金后开始展露头角。王之博的作品已在香港和纽约等地展出,包括悉尼Penrith Reginal Art Gallery,重庆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台北当代艺术馆,王之博作为最有代表的中国女性艺术家之一,其作品被收录在艺术作家Luise Guest 2016年出版的《半边天:与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对话》中。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