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罗旭东:在收藏这件事上,我可能有一点天分

作者:罗颖图片提供:罗旭东 2022年8月2日 专题人物
年轻艺术家在享受前途无量的光晕时,藏家似乎总是在背后扮演着推波助澜,处变不惊的角色。当年轻藏家成为一种指陈,意味着新的趣味和资本力量正在酝酿之中。年轻藏家也在不经意中被市场所消费,却也让他们的形象变得具体而生动。
收藏家 罗旭东

 
收藏家 罗旭东
 

黄宇兴的头号粉丝兼推手
 

90后藏家几乎直接跃过了懵懂期,早早地就明确了自己要什么,纷纷标榜各自的艺术品味高地——西方当代、中国七零八零后、潮流艺术、少数族裔、女性艺术家……多样的趣味背后,其实也是一场话语权的争夺战。
 
1991年出生的罗旭东也身处其中,但又有些许的不同。他也是我们采访的第一位90后藏家。2015年,罗旭东正式踏入当代艺术收藏,在不算长的时间里,迅速建立起对艺术品味的自信,“到现在为止,我不认为我在收藏道路上走过弯路”。在圈内人眼中,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藏家最显赫的标签是:70后艺术家黄宇兴的头号粉丝兼推手。2016年,他第一次收藏了黄宇兴的作品。之后,在他的推动下,黄宇兴和国际知名画廊阿尔敏·莱希签约。五年里,他见证了黄宇兴在二级市场的数次腾飞。
黄宇兴《江山如此多娇》 200×400cm 布面丙烯 2015-2019(罗旭东收藏)

 
黄宇兴《江山如此多娇》 200×400cm 布面丙烯 2015-2019(罗旭东收藏)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这位对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有着深度见解的新晋玩家,生活的主要轨迹并不是在北京、上海或其它一线省会城市,而是一座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四线小城——山东东营。人口少,幸福指数高,但地级市的文化空心显然满足不了罗旭东的雄心。东营距离北京400余公里,飞行时长1小时。罗旭东保持着每个月来北京两三次的频率,每次两到四天,密集地看展览、拜访艺术家工作室。“如果不在第一现场,你的渠道就只能是听别人讲,这和你自己去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多看、多交流,是他日积月累的收藏秘诀,也是他对艺术生态认知建构的基石。身处东营,视野却始终聚焦于当代艺术现场的罗旭东,在感受文化区域落差的同时,也激励着自己去努力搭建偏安一隅的当代艺术信号塔。
90后罗旭东:在收藏这件事上,我可能有一点天分
罗旭东的办公室,挂着刘晓辉、闫冰等艺术家的作品
 
罗旭东的办公室,挂着刘晓辉、闫冰等艺术家的作品
 

除了日常打理公司事务,他将50%的精力都投入在了收藏上,这成为他事业版图之一。在目前积累的一百多件藏品里,中国当代艺术占据了百分之八九十的比重,他希望更多的同龄人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动中去,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信心。
 
最近,他着手注册了艺术基金会。未来,他希望他的基金会项目可以跟当地的文化产生反应,影响一些人,而不仅仅是他个人审美的输出。将当代艺术下沉到一座四线城市,理想落地后会是什么模样充满了未知。但在时代浪潮的跌宕里,需要像罗旭东这样的新一代力量的勇敢尝试和驱动。
名和晃平《PixCell-Deer#68》2234×1902×1550mm  综合材料 2021(罗旭东收藏)
名和晃平《PixCell-Deer#68》2234×1902×1550mm  综合材料 2021(罗旭东收藏)

在收藏这件事上,我可能有一点小小的天分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说说你的收藏起点吧?

罗旭东(以下简写为罗):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件收藏是2013年买的Beyond乐队吉他手黄贯中的油画作品。他其实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绘画专业,最初加入Beyond乐队是企划宣传的角色。2008年金融危机后,他开始出售一些画作。因为机缘巧合,我认识了他的经纪人,就买了三件他的作品。那会儿我对于收藏都没什么特别的概念。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说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收藏。
 
Hi:当时买黄贯中的作品是出于什么心态?

罗:首先是我非常喜欢他的音乐作品,他是Beyond乐队第二个灵魂,大家对于Beyond的理解可能永远都是黄家驹,但其实他也非常重要,他对摇滚的热忱令我钦佩。
到今天为止,喜欢永远是我买作品的首要前提。曾经有位资深藏家问我,会不会把投资型收藏和自己真正喜欢的收藏分开?这对我来说很难,每一件作品都必须是我喜欢的。但好的作品,原则上它至少要具备保值性,虽然这又是一个很多维度的问题。而每一件作品,它的货币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认知差异,是因人而异的。
 
Hi:在这之前,跟当代艺术还有过哪些接触?

罗:2011年我还在珠海念大学的时候,就去看了香港国际艺术展。那会儿就是去感受一个氛围,没有形成收藏的概念。但当时很直观的感觉是,我不认为那些作品跟我是有距离的,至少他们不是陌生的。会看画,是一个藏家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当然这需要时间的锤炼。好的画面不需要任何语言的赘述与解释,好的作品会释放它自己的小宇宙,你可以感觉得到。我一直认为,在收藏这件事上,我可能有一点小小的天分。
黄贯中《无题》 100×76cm 布面丙烯(罗旭东收藏)
黄贯中《无题》 100×76cm 布面丙烯(罗旭东收藏)

到现在为止,我不认为我收藏上走过弯路
 
 
Hi:真正开始系统性地收藏是什么时候?

罗:差不多是2015年左右,开始系统性地逛大陆的博览会及相关展览,冷广敏是我初入收藏就开始关注并收藏的艺术家,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与为人。
 
Hi:在购买作品前你会做哪些功课?

罗:我很少透过一件作品来判断一个艺术家,如果我很喜欢某件作品或者决定要收藏它,我会先去看这位艺术家作品的整体面貌,没准这件作品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好的一张,或是很另类的一件。系统性梳理过后,或许跟我最初的判断就不一样了。艺术家的创作一定是有理有据的,任何一件作品如果不是顺其自然发生,我认为它都具有欺骗性。系统性地考虑,是当代艺术收藏应该有的一种基本素养。当然,这些习惯也是慢慢养成的。
冷广敏《励学》150x12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8 (罗旭东收藏)
冷广敏《励学》150x12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8 (罗旭东收藏)

Hi:有什么习惯是需要避免的?

罗:不要只关注市场拍卖动况,这会让你受到太多迷惑。它可以成为习惯之一,但是如果只有这一种习惯,就不是很适合来做收藏,尤其是当代艺术。为什么称之为“当代”?是因为它本身就具备迷惑性与粉饰性,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实际的。我们就是要通过自己的知识与学养,拨开迷雾,看到本质,这是一个比较有挑战但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我还是愿意跟艺术家本人多交流,作品跟艺术家是无法割裂的。我持续收藏作品的艺术家,大多数都是我无话不说的朋友,可以持续交流,共同成长。彼此间的信任建立需要时间,慢慢的这也成为一段值得回忆的往事。
 
Hi:会参考别人的意见吗?

罗:我会认真聆听别人的建议,但不会让别人去帮我做判断。不懂的东西,首要的是自己去补课,而不是去问别人。这十年来,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源自于我内心对新知识、新领域、新媒介、新的艺术家、新的作品、新的艺术形态的兴趣。我对自己艺术收藏的经验、眼界、判断是日渐自信的。正是因为早先养成的这些习惯,现在为止,我不认为我在收藏道路上走过弯路,但这都得益于自律与自知。每一件作品都是我喜欢的,这就足够了,即便每件作品刺激到你的点是不同的。
​闫冰《蘑菇10》200×320cm 布面油画 2021(罗旭东收藏)
​闫冰《蘑菇10》200×320cm 布面油画 2021(罗旭东收藏)
 
一个普通藏家理应做的事

 
Hi:黄宇兴的作品打动你的地方在哪?

罗:黄宇兴的作品,顺其自然而变化,顺应无常而为之。色彩的张力与作品背后冷峻的生命意义,形成了鲜明而鲜有的对比。而他又是一个极其真实的人,活得真实,画得真实,卖得真实。不伪善,不伪恶,总是以一种天真的直率给我们的感官与精神带来刺激。
 
Hi:圈内盛传你是黄宇兴最大的推手,你对他最大的推动体现在哪些方面?

罗:一切的成功都来自于艺术家自身的努力与命运,我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做了一个普通藏家都理应做的事情,那就是尽自己绵薄之力去推动艺术家的发展,换做是别的艺术家我依然会如此做。
黄宇兴跟阿尔敏·莱希(Almine Rech)画廊的合作,是他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节点,也是更符合国际画廊运作规则与机制的一次合作,这使他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得到绽放与关注。由Almine本人亲自负责艺术家的所有事宜,我很欣慰。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整个Almine团队的努力。
现在是艺术家的时代,一个画廊主愿意把自己的好资源对接给艺术家的时候,我觉得这是良性的状态。当然,不同的画廊都会互有优缺,但在疫情之后的当下艺术生态中,画廊的作用显得并没有此前那么强势,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上也不会过度依赖于画廊,两者的关系开始等同化,两者可以做到真正的对话,这是一种有序的局面。
黄宇兴《未明真相的狂欢》 300×200cm 布面丙烯 2018(罗旭东收藏)
黄宇兴《未明真相的狂欢》 300×200cm 布面丙烯 2018(罗旭东收藏)
由罗旭东团队全面介入推进的LV与黄宇兴合作企划
由罗旭东团队全面介入推进的LV与黄宇兴合作企划

Hi:黄宇兴在2021秋拍的表现起伏比较大,既有创了价格新高的《七宝松图》,也有早期作品的流拍,你是怎么看的?

罗:黄宇兴的作品已经被市场解读得非常彻底了。流拍与创纪录,这本身不算一种起伏。真实的市场就一定要交给市场去说话,有好有坏,反映出大家的偏好及不同拍卖行间策略的差异。总之,真实的反馈最重要,健康的市场最重要。
 
Hi:看到黄宇兴将中国“70后”艺术家的价格天花板陡然拉至6400多万港币时,你当时是什么心情?

罗:这次反倒挺平静,因为大家对他的预期都很高,我自己反而会有一些顾虑,觉得不一定那么乐观。我当然是为他感到开心的。但我最激动的一次是疫情之后2020年9月首次佳士得拍卖,黄宇兴的作品《照耀》以864.5万港元成交。之前他二级市场的价格保持在一百万或者两百万左右,比较平稳,但那次是一个跨越。
韩冰《Postpone crisis》 203.2×172.7cm 布面油画  2019(罗旭东收藏)
韩冰《Postpone crisis》 203.2×172.7cm 布面油画  2019(罗旭东收藏)

Hi:促成艺术家和国际画廊以及一些品牌的合作,你认为这些是作为藏家必须要做的吗?

罗:我觉得“收藏家”是很没有份量的一个词,我更愿意把他们定义为一个“群体”而不是一种“身份”。如果非要提及,我觉得收藏家是应该有责任感的,艺术家输出作品也是在输出价值观。作为藏家群体,你不能输出的只是你的审美观点。
现在是艺术家的时代,同样也是藏家的时代,或者是玩家的时代,不是说画廊不重要,但画廊的艺术家很多,没办法一一兼顾,或者说没有办法把每一位艺术家的优势彻底发挥出来,那么这时候就需要藏家去介入。
我一直希望中国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会越来越好,所以要努力把他们往更高的舞台上推,这样中国当代才会不断有活力。
 
Hi:但现实的情况却是真正能进入国际舞台的中国艺术家屈指可数。

罗:除了藏家之外,还有一个群体尤为重要,那就是广大海外画廊的中国代表。疫情之下,他们成为了中西方当代的重要枢纽与桥梁。但,让人遗憾的是,不少中国代表更多的是在向中方倾销西方当代的非标准意识形态及非标准品质作品。不过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因为这是工作,但我希望在工作之余,能多一点点情怀。即便很难,也要有这个动作,虽然这一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构建不只是藏家和艺术家,从业者太关键了。
展望《坐着的女孩儿》 125×50×119cm  青铜雕塑 1990(罗旭东收藏)
展望《坐着的女孩儿》 125×50×119cm  青铜雕塑 1990(罗旭东收藏)
Enzo Cucchi《Sans Titre》 66×44×50cm 大理石 2019(罗旭东收藏)
Enzo Cucchi《Sans Titre》 66×44×50cm 大理石 2019(罗旭东收藏)

老的不一定是好的,但好的一定永不过时

 
Hi:你一开始就把收藏聚焦在70、80后艺术家上,原因是什么?

罗:50、60后是上一辈人,70、80年代的艺术家才是跟当代中国共同成长的艺术家,中坚力量不就是他们吗?并且他们对我来说,代际感没有那么久远,大家还可以去共同成长。
 
Hi:你的70、80后名单有哪些?

罗:在中国当代的范畴里,真正的好的、绘画性艺术家屈指可数。我也相信在众多资深藏家的名单中,重复率是很高的。抛开老生常谈的所谓的拍场明星、夜场名单外,我想着重谈及两位重要艺术家。一位是70后的刘晓辉,另一位是80后的闫冰。
两位艺术家都一直在做着画家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受到太多的市场干扰。晓辉老师的作品质地脱俗,在抽象与具象间穿梭;闫冰的作品是有温度的,质朴的乡土情结中充满着无限浪漫,情感与技法,在他的作品中结合的淋漓尽致。
正确的人在正确的环境下做着正确的事情,不管是作品本身,还是藏家结构、市场机制,都是非常稳健的,两位艺术家是一个缩影,代表了我对70、80后两个年龄段艺术家的收藏态度。
陈作《拥抱》150×120cm 布面油画 2019(罗旭东收藏)
陈作《拥抱》150×120cm 布面油画 2019(罗旭东收藏)

Hi:你又是怎么看待80后艺术家?

罗:好的艺术家最终还是会被这个时代所记住,无论早晚,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生于89年的程心怡,虽然处于泛90后的年纪,但其与绝大部分80后艺术家相比,已经不是一个赛道级别上的“选手”了。
 
Hi:除了70、80后,还有哪些扩充的部分?

罗:我会在二级市场关注一些时下容易被忽视,但是对于艺术家来说极其重要的作品。去年12月我在嘉德拍下了一件展望在超现实主义风格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坐着的女孩》,它有多个出版与重要展览记录,版本其一被中国美术馆馆藏。市场热的时候,不妨可以静下心来反过头往回看看,老的不一定是好的,但好的一定是永不过时的,无论是那会儿往前看,还是现在向后看。什么是好的、经典的、重要的,这很关键。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蓝色》 单路视频 | 彩色高清影像,5:1 声道 2018(罗旭东收藏)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蓝色》 单路视频 | 彩色高清影像,5:1 声道 2018(罗旭东收藏)

Hi:你喜欢哪些前辈艺术家的作品?

罗:喜欢的标准是不变的,就是能有共鸣的、好的绘画艺术家。
老一辈的好艺术家很多,但我最想拥有的是王兴伟老师的作品,我一直有在麦勒排队,等着属于我的作品的到来。
王老师这种咖位的艺术家,到目前还能将艺术家状态保持得这么好,还在钻研、精进绘画,这太难得了。他的作品放在此前、当下、未来,都是“当代”的,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永不过时。
 
Hi:如果请你列一个90后艺术家清单,你会推荐谁?

罗:90后艺术家不存在名单,我认为对90后艺术家最大的褒奖就是他的未来充满可能性,因为会淘汰掉一大批。当然,我也有非常非常喜欢的90后艺术家。
陈作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艺术家,他是90后男性艺术家中非常有潜力的纯绘画艺术家。张子飘与孙一钿是我喜欢的90后女性艺术家,但作品风格迥异,子飘的作品充满着力量与荷尔蒙,一钿的作品更加古典。谭永勍也很棒,单色运用的非常成熟。虽然大家都很年轻,但其实也已过或近乎而立之年,我认为90后艺术家最难的是把握住心态。画画是一辈子的事儿,绝不是一朝一夕,未来充满无限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无限挑战。
杨福东《国际饭店 No.8》摄影 | 黑白喷墨打印 2010(罗旭东收藏)
杨福东《国际饭店 No.8》摄影 | 黑白喷墨打印 2010(罗旭东收藏)

Hi:除了年龄跨度的拓宽,绘画之外的其它媒介的作品是否有收藏?

罗:对于影像、装置类作品我会去多看,虽然它的认知难度会高,但我会逼着自己去看一些看不懂的东西,去接触新的媒介作品,这对于我对架上作品的审美维度,是有着非常棒的正向作用。这一类感官陌生的作品,反而会对于你提高审美趣味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阿彼察邦是我收藏的第一位影像艺术家,他是一位大师,这个起点不会错。
装置也是我接下来要去探索的领域,目前对我来说是未知的部分。我觉得这一类型的作品更多的是抒发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家对社会的思考跟见地;另一方面是艺术家的自我诠释。所以这类作品对藏家来说,它的共鸣是因人而异的。
陈维《在浪里 3》 摄影 |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塑板,硬化亚克力  2013(罗旭东收藏)
陈维《在浪里 3》 摄影 | 收藏级喷墨打印,裱于铝塑板,硬化亚克力  2013(罗旭东收藏)

Hi:当代摄影有涉猎吗?

罗:当代摄影我有收藏杨福东和陈维,但其实还是以架上绘画的审美标准来看这些作品,只是输出的媒介不同而已。
 
Hi:所以绘画仍然是你收藏的重心,大约占据多少比重?

罗:百分之八九十。
 
Hi:国外的艺术家有推荐关注的吗?

罗:我并没有十分关注国外艺术家版块,所以没有太多可以交流的内容。
张子飘《心脏08》220×120cm  2021(罗旭东收藏)
张子飘《心脏08》220×120cm  2021(罗旭东收藏)

要建立自己的文化信心
 
Hi:中国和国外的藏品比重大概是什么样的?

罗:百分之八九十是中国当代艺术。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不收西方当代?为什么不 收黑人艺术家?我也有,但少。国外当然有很多极好的作品,但是跟我的关系并不密切,不是我的主流收藏。从大的市场角度来说,少数族裔、女性艺术家等众多国际板块无可厚非。但这套理论放置在中国当代艺术就不成立,中国当代只能踏踏实实去做。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我很难去用我自己养成的审美标准去看一些我看不懂的作品,但我深知西方当代是先进的,但这已经不是一个维度的问题了,学术探讨与艺术收藏本就不是一个语境下的问题。
我想说的是,要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审美标准与态度,首要的是要建立文化自信,作为中国人更应该这样。当文化自信心慢慢的建立起来后,所有的规则与潜规则都不太会去影响你的收藏路线,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附属与衍体,当你所处于的文化类别是核心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只是服务于它,而不是牵制它,但是现在有点本末倒置,艺术开始遵从于规则与潜规则。当然,当代艺术无法与商业割裂,所以也没有必要去抛开市场谈纯艺,这只是一种高级的道德绑架。
 
Hi:你和同龄藏家交流得多吗?

罗:有,但不多。
 
Hi:你觉得90后这一代有什么特点?

罗:“90后”这个词太具有欺骗性了。90后已经不再年轻,我们都30出头了。我们这代人行动力很强、目的性强、学习能力也很强,不太按套路出牌,这是优点也是缺点,我们既被社会寄予了厚望,但也处于一个新旧秩序快速更迭的大环境中。要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这样会更强大。
谭永勍 《飞跃》200×200cm×2 布面油画 2021(罗旭东收藏)

 
谭永勍 《飞跃》200×200cm×2 布面油画 2021(罗旭东收藏)
 
相对有限的预算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Hi:画廊是你购买作品的主要渠道?

罗:对,我一般会找有画廊代理的艺术家,这首先是基于共性的判断,画廊的选择会帮你提前做好一些规避。我之后的可能会多去看不同美院的毕业展,这是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如果把收藏理解为游戏的话,它是一种更深度的体验。
 
Hi:你喜欢跟什么样的画廊打交道?
罗:其实我不会看画廊买东西,主要还是看艺术家。但有一点我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就是画廊艺术家结构的整体性,我认为香格纳就是一个整体面貌很好的画廊。如果说一个画廊被人熟知的艺术家只有一两个,那我觉得就是有问题的。
 
Hi:有没有遇到过配货的情况?
罗:当然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直接问配货方案是什么?他们也是做生意,我非常理解,我有接受过配货方案,但取决于方案是什么。我比较直接,会直接问,不喜欢浪费时间,方案可行就成交,方案离谱就算了。
邱瑞祥《大谷仓-2》250×190cm 布面油画  2014-2016(罗旭东收藏)

 
邱瑞祥《大谷仓-2》250×190cm 布面油画  2014-2016(罗旭东收藏)
 
Hi:这种方式是不是国外的画廊比较多?
罗:其实都会有,只是比较隐形。配货只是一种表象,内在其实是一个内卷的行业状态,而这种状态想打破比较难,因为它不是一个点性问题,它可能是一个线性甚至是多维度问题,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遇到此类问题,遇到问题才会调整。作为藏家,你能做的就是接受或者不接受,没有必要去抱怨。
 
Hi:在收藏资金的分配上,你的经验是什么?
罗:收藏要有相对充足的资金来支撑,不然很难去实现自己的想法。所以赚钱太重要了,因为要有源源不断的子弹才可以。
我没有特别的分配计划,对于我每年的总收入来说,收藏所占用的比例是很从容的。我跟很多人分享过一个小小的经验:相对有限的预算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会让你的头脑更加清醒。因为在有限的预算中,只能买你认为最好的,当然你判断的最好的可能也是错的,但这种错误的判断也是一种过程,而且很珍贵。
一开始不买没关系,可以多看多交流,因为这个世界是你未知的,规则是未知的,角色是未知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练的不只是眼光,更重要的是心态,心态的成熟与否会影响你对作品的判断。
 
Hi:除了资金之外,你认为收藏最重要的是什么?
罗:审美标准的建立也是我一直强调的概念。你可以买得很烂,别人都不理解,但如果能卡到你的审美标准里,那么至少它们是符合你自己的审美的,是成立的。而且你的标准可以调整,可以慢慢提高门槛。
蔡泽滨《拟仿》150×200cm 布面丙烯 2017 (罗旭东收藏)
蔡泽滨《拟仿》150×200cm 布面丙烯 2017 (罗旭东收藏)

不认为我们的收藏观是有欠缺的

 
Hi:你觉得现在谁是品味的主导者?

罗:现在大家肯定会理解成资本在主导,市场在驱动,现实也的确如此。但我觉得艺术不应该被主导,它应该是自然生长的。艺术本身很奇特,有两张脸,它可以成为一门更高级的学科,作为上层去引领下部学科,但它也可以穿上不同的外衣,某种程度上沦为资本或其他外部力量的附庸。
在中国,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评价体系,也没有广泛的、专业的策展人体系。换言之,在定量与定性方面我们都没有任何标准。那些新进场的人就只能去看拍卖,用市场去衡量,因为这是唯一能够给出的数据标准。这的确很盲目,但也的确很直接,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
 
Hi:你怎么看上一辈的藏家?

罗: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称之为优秀的老一辈藏家,一定都是他们所属行业当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成长和他们所经历的比我们复杂太多,他们的收藏伴随着中国的发展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他们的收藏心态跟他们的阅历是有直接关系的。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一件作品可以在他们手里放10年20年之久,内心对于收藏的信念比我们强大,这是我们90后所不具备的心态。
但老一辈藏家的收藏观念跟我们的收藏观念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有时对当下的判断不是很准确、甚至会有一些盲目自信,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老一辈的藏家不应该用既有的方法论来评判当下的中国当代,应该持续性地关注中国当代,更要关注到年轻一代的艺术家。老一辈藏家的关注与认可,也是年轻一代艺术家极其重要的背书。
年轻藏家的学习能力很强,但心态上很难与老一辈藏家相提并论,只能用更多的市场经验去弥补。两代藏家的收藏观完全不同,但我不认为我们的收藏观是有极大欠缺的。
韦嘉 《游侠》 205×300cm 布面丙烯 2021(罗旭东收藏)
韦嘉 《游侠》 205×300cm 布面丙烯 2021(罗旭东收藏)

Hi:基金会未来的方向是什么?

罗:我们想慢慢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它,它具有极强的在地性。
我认为艺术最大的属性是教育。山东是艺术大省,艺术考生居全国前列,而这部分学生其实是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与关爱,所以首要的是我会在东营成立一个专注于中学艺术生的奖学金、助学金计划,去帮助他们在步入大学前建立对艺术生涯的基本认知以及未来职业的基本规划。
第二个方向是我们的公共作品捐赠计划。与其将作品捐给美术馆的无效性,我更愿意把作品捐给我们的城市,比如城市的美术馆,或者学校、城市公园,让更多的人去接触这些作品。实实在在的做到艺术下沉。
第三个方向是艺术家驻留计划。我是一个很热爱家乡的人,黄河在我们的城市入海,这是一个很恢弘的蓝本,未来会邀请我认为很好的艺术家,进行一年一次或一年两次的驻留,以在地为蓝本进行实地创作。

Hi:从刚开始进入收藏到现在,你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罗:初心没有改变。最初收藏作品的原则是:我要收藏好的艺术家的作品;现在会精进到:我要收藏好的艺术家的关键作品。这也是伴随着自己的收藏自信心逐步建立起来的。有的画廊已经意识到年轻人在未来中国当代的驱动力,他们也愿意把一些重要作品给到好的年轻藏家。
 
Hi:作为藏家,你的使命感是什么?

罗:输出好的审美标准,让好的中国艺术家能站上更高的世界舞台;还要推动地方文化小生态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艺术的温度与价值。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