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方力钧个展《人间世》订于二零一七年十一月三日于毕打行汉雅轩开幕。
展览展出方力钧近年新作,以现实批判的勇气和力量揭示出了转型社会所带来的焦虑与阵痛,回应急剧变化的中国社会。他通过新的思考和解释,完成一个个预示著社会转型思维变革的视觉图
景。(展期至十二月二日)。
方力钧标志性的光头是自我分析的工具,对图像中人物的审视、排列、次序,他不断通过视觉图像去解剖这个社会,同时也在解剖他自己。他的图像世界奇异怪诞,似人非人、似鸟非鸟、似鱼
非鱼,有结队的光头男孩,有旋涡状的大气、云彩,亦有长出翅膀作陶醉状飞翔的孩子。这种非现实的空间,超自然想象,无疑寄寓人们一种精神理想,更包含各种自由和梦想。他的作品裡面,人的现实世界与神话、童话世界相互交织,以期建构一个美丽新世界。
他大胆的想象和哲思有种恰到好处的幽默与狡黠,但所构筑的童话世界的欢乐表象间,呈现出隐含著的种种无奈与伤痛。
方力钧以图像探索人类及自我在这个时代的生存困境,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的生存现实,进而直面人类的精神危机。当方力钧以新的角度审视我们的生存现实、生存处境时,他不仅确立了属
于自己的文化坐标,亦建构起自我的一种艺术人生态度和方氏美学体系。
策展引言
「人间世」
张颂仁
方力钧近两年的新画给观众惊喜之外,更强烈的是震惊:今天的世界到底变成了一个什麽世代?
人食人难道是标准的游戏规则?人欲横流是自然状态?方力钧让我们看到一个时代剧变之下的人
心世界。人际关系既流动不居,社会组织又风云幻化。生活在这个时代裡,人性欲望是如何被建构、被引导的?世界景观如何被营造出来?社会理想又该如何理解?
在「后八九」的艺术家群裡,方力钧尤其具有历史感。「历史感」在现代中国的意义来自社会主 义的极端西方中心思想。(由于这种「历史感」源自欧洲上世纪的前卫政治,所以说是西方中 心。)那就是说,一个把社会和全民投进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计划的「历史感」。为了「未来」、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过去的累积经验或现实局限都被推贬为次要考量。这个「历史感」建构 于崇高的理想热情上,于是也有赖于领导与从属人民共同投入的自我牺牲,和不惜代价的社会实 验。「人间世」所刻划的弱肉强食,无论观念与抱负都与此截然相反。让观众震惊的正是时代迁 移下的强烈反差对照。
从一个带著历史使命的集体社会转换到惶恐危微的个体生存感,这是方力钧对这个时代的感受。 而「人间世」这系列绘画正是从集体社会转型到个体生存的心理状态写真。一直以来,他的艺术 感觉纠结于两个构成矛盾的关系:一是集体和个人的互相依赖,二是两者互相抗拒的协商关系。
集体共识和个人至上这两种社会的模式,都有赖各自构成社会共识的条件,而且必须保持合理的 弹性尺度,否则,极端的集体主义与极端的个人主义同样不是好过的时代。 所以「人间世」这 种骇人听闻的艺术想像有如警世危言,所反映的是时代转型、共识瓦解之下被艺术夸张的心理写 照。初生婴儿被四週虎视眈眈的目光敌视,生命前景著实堪虞。社会对未来的愿景本应是为了世 代传递所建设,可是初生婴儿象徵的「未来」却被今天的生存需求所吞噬。这是在生产力至上、 消费为资本运转服务的时代的真实阴影。现代人正在毫无制约地消耗未来一两代人的资源。在画 家的视觉想像中,吞噬未来的意象构成了人食人的世代。
方力钧的绘画有两类主要的图式结构,最为人传颂的是以大风景为场景的群众写照。这类作品,
无论气氛是光明还是暗涩,都带著一个大时代的宏观视野,刻划了一个集体社会在开拓新世代所呈现的世道人心。这是一个被历史计划的正午阳光所照耀的世代;这个世代有其残酷、荒诞与极
其无聊黑暗的一面,也有其乐观、理想、甚至被阳光的光明所灼伤的一面。在方力钧手里,大风景的构图不仅波澜壮阔,而且宽宏驳杂,被鼓舞的众生不单止各路英雄,连飞禽走兽到牛鬼蛇神都在历史大潮中被冲洗成样貌近似的群体。这些画大多色彩缤纷,造型夸张奇诞,反映出理想主义的空中楼阁心态。
方力钧另外一个图式是幻觉化的众生相。在流动的空间裡各种脸相在漩涡般转动,构成迷幻的景 观。没有固定的空间结构,无关远近的前后移动,像噩梦,也像狂欢。只知道:平静生活离开方 力钧很远。近年的「人间世」所描绘的人心接近于狂暴,那是欲望横流的世代,社会秩序让位与 暴力强权 。幻觉的意像是没有景深可言的图式;也就是说,那是没有视野的图式。没有历史, 没有记忆,没有远观。这是我们身处的年代。
两种绘画视觉模式拉开了两种社会模式的对比,可是图式内容的造型手法,包括物像和肖像,在 于两种社会观都极为像似。原因无疑由于出自同一个画家手中的创作,可是一个画家的手艺在应 用于矛盾的主题的过程中也必定会引出一个人性主体(画家本人)对矛盾现象的消化与融合。于 是,在方力钧的集体社会模式裡可以发现隐藏了极端个人主义的自私与残酷,埋伏了对「未来」 消耗的深埋种子。可是在这个模式中也发挥了个人对社会的向心力,个人对世界的责任道德心。 在方力钧的另一种对应个人主义时代的模式裡,虽说强调个人自我利益,可是也看到群体联手对 外的群体性,和通过朋党勾结下发挥的恶性非道德力量。正面的是:个人主义调动了欲望与丰富 的个人想像力,发挥了大风景之下的大一统无法揽括的细腻情绪,和容纳大风景背后的一神教所 没有气度容纳的各路异端。
大家都知道,人食人的世代肯定无法构成一个社会,但是统一整齐的社会设计也绝对会扭曲人性, 会逐渐把人改造为缺乏个人道德责任的狼群。于是,投向未来的两种模式共同潜伏了错误,同样 带著对人性的歪曲理解。这裡的错落和矛盾,构成了画家对当今世界的丰富想像。方力钧对现世 是热情和迷恋的,他那丰盛的创作量来自真诚的好奇心与热爱。方力钧绝对不会排斥人性的欲望 和迷狂的幻想,同时他也了解群体社会的规范与界线,懂得大群体的权力模式在面对全球博弈之 下的无奈与必然。方力钧的艺术有警世的叙述性、有时代的紧张感、也有热爱图画和视觉快感的 绘画性。他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大画家。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