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点击放大
刘旭光:衍场
策展人:[德]乌苏拉·潘汉斯-布勒
学术主持:李镇
策展助理:贾羽明丶金莲
主办:桥舍画廊、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
时间:2016/11/5-2016/11/25
地点:798桥舍画廊
开幕时间:2016/11/5/16:00
前言
自我与意识的表达要发生联系,就必须有一个把两者联系起来的“衍场”,这个场域就是东方宗教哲学中的无。有与无的场丶相对与绝对的场、认为绝对无的场域才是真无的“衍场”,在有与无之间像镜子一样反射我们的日常,把符号与图像直接地反映在视觉之中。
从存在与时间出发追问存在的意义,在“衍场”中依据“时间性”和“空间性”进行存在的阐释。“衍场”是意识与图像形成的空间,也是情智、意志共同形成的所在,主观界与客观界的一切现象都在其中成立。
在中国的思维秩序中表达空间性、时间性、禅意、道德性以及色彩、符号与介质关系;在质觉美术概念的基础上探索后现代艺术的自律问题;在精神内核与质的本体问题中建构独特的视觉样式;在超越视觉中研究形态的关系问题;进而思考在视觉领域如何破解抽象图式中的机关消息并重新回归天籁。
“禅意”也是视觉体验在禅学、科学与神秘主义中激起的对“衍场”的一种普遍兴趣和读解可能。
“衍场”关注艺术的当代性和历史性及其关“衍场”关注艺术的当代性和历史性及其关系问题;在东西方思想的碰撞中莱布尼兹发现了伏羲在八卦图式中的01的概念,这次相遇非常重要,它带来了人类共享的数字时代,同时也带给我们在视觉艺术中无限的创作空间。
今天“衍场”再度回归,绝非下沉,而是相反,是按照历史时序的发展,并提示我们在当下被强大的科技掩盖,我们的大脑除了装下统一配给的网络信息之外,已常常被扭曲而无法自己思考。此次“衍场”回归的目的是重新认知数字的意义,发现新空间并将可能改換我们今后的命运。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