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点击放大
(北京-2016.03.10)木木美术馆2016春季展览《林间空地》 All Means are Sacred ,将集聚时间跨度长达15个世纪的作品,关注于作品中蕴含的敬畏、能量与精神。展览将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同台呈现,思考并探索艺术如何在精神上跳脱物质与环境的束缚。
此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欧阳春,让•巴蒂斯特•卡米耶•科罗(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乔治•格里法(Giorgio Griffa),查尔斯•哈兰 (Charles Harlan),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埃贡•席勒(Egon Schiele), 圭多•范•德•维沃(Guido Van der Werve),徐升的作品和佚名氏的印度密宗绘画,由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的追随者创作的北部文艺复兴绘画,杨昌绪绘于乾隆年间的《罗汉册》,以及古代中国岩刻作品。在挑选作品过程中,创作时间和作品媒介都不再是考虑因素,这些无论是宗教性质还是世俗化的作品,都在努力打破传统的艺术体验方式,传达意识形态上的真理,这种强烈的野心正是这些作品的联系所在。
圭多•范•德•维沃的影像作品《我没有跟随地球自转的那一天》(The Day I didn’t Turn with the World, 2007)记录了艺术家在北极点以与地球自转同等速度顺时针旋转的24小时。在这一天里,他没有如同日常生活中的人类一样跟随地球自转,而是通过体力活动宣告自己对生活中种种局限的无声挑战。类似的极简化处理也可见于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装置作品《引力》(Attraction, 2015)。艺术家将一枚发现于南美洲的陨星置于磁场中,让其既受磁铁向上的吸引力,又受地面绳索的牵引,从而悬浮在半空中。这枚陨星在多重作用力下微微颤动着,展现了对重力静默的反抗,提醒着人们周遭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无形的力。
此次展出的作品主要来自木木美术馆的馆藏,展览的英文名称来源于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的著作《艺术中的精神》(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 1912)。文中,艺术家思考了艺术创作最真挚的初衷,并提出任何为了表达作品本质而产生的艺术形式都是合理的。这一观点与木木美术馆的收藏理念不谋而合,而此次展览正是围绕着这一主题的突破和启蒙展开的。
展览“林间空地”将是木木美术馆全新外观改建完成后第一个展览,美术馆改建由北京“直向建筑”创始人,建筑师董功先生设计,改建部分不仅包括美术馆外观,还包括增强了公众与美术馆互动体验的前厅空间,以及室外公共休息区域和标志性会合点“M YARD”。
#林间空地
编者附注:
展出的艺术家:匿名氏,欧阳春,让•巴蒂斯特•卡米耶•科罗(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拉乌尔•德•凯泽(Raoul De Keyser),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ous Bosch)的追随者的作品,乔治•格里法(Giorgio Griffa),查尔斯•哈兰 (Charles Harlan),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埃贡•席勒(Egon Schiele), 圭多•范•德•维沃(Guido Van der Werve),徐升,杨昌绪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朱 伟
郭德纲每次演出最后总要唱一段《大实话》,其中一句:没有君子不...
2014.08.19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