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展览前言Preface
文/卢应初(策展人)
最有世界影响力的美国艺术运动抽象表现主义有两副面孔:一副面孔主体性飞扬,代表人物波洛克和德库宁;另一副面孔冷静内敛知性,由Barnett Newman, Clyfford Still 和 Mark Rothko 所代表 -- 美国战后最重要的批评家格林伯格称后者为 Color Field (1955)。
天明的作品具有这个流派很核心的特征:在作品中除去所有对现实世界的暗示,在颜色和形状的有机体中,传达形而上的观念和情感。
画家艺术观念的核心是图像 -- 不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现实具象,也不是技术世界冷冰冰的机器图像。天明的世界,是一个艺术家的眼睛、神经、耳朵和心灵所感知的像素世界:冷峻如光学色彩学作业,深情好奇如初遇像素世界的孩童。
“归纳与推演”, 这个很数学感的名字描述的是他也不是他:他似一个探究视觉人性的数学家;但确切地说是一个诗意数学家,他能听见颜色的音乐,并且在探入一个富有诗意的奥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灵魂会对数字般严谨的音乐和光谱有深沉的反应…
文/刘天明(艺术家)
当代绘画中,图像的影响依然广泛而深刻。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极大泛滥不断地刺激着艺术家的神经,改变着他们的新陈代谢。数字技术更给了艺术家新的灵感和创作方向。对超高分辨率的照片再进行模拟,对数字图像细节的增强表现,创造出了一种虚假的,模拟的,却更令人信服的“现实”。正如让.鲍德里亚在《现实的消失》中提到的:“模拟的东西永远不存在于现实中”。在我的绘画中,较少地进行绘画性或再现性的追求,而是通过对照片的模拟,留下一个陈述式的视角。与其说其表现的是绘画与图像的冲突,倒更像是关于颜料与视觉的思考,和对感官与现实的批判。
新的视觉手段的出现,似乎将科学观察法发展到了穷尽,这种冲击让艺术家或者走向不同的艺术媒介,或者开始思考绘画的存在价值和更本质的问题。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同样对人类认识真理的过程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隐喻了现代人对感官的执念和人类的悲剧性。其思想不由得让我们思考绘画作为一种艺术行为的思考: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增长的像素不断完善着视觉体验,让我们有机会更加深刻的认识自我,认识现实。而现实是一个永无停歇的进行时,世界不会因为观察主体的出境而停止运动。
感官作为现实的一种形式,从人性中来,回到人性中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桥梁和表达情感的媒介。如何在不断被满足的感官激素中找到绘画这一行为的单纯本质,是当代绘画的一个重要议题。从颜料、光等基础视觉规律的角度重新审视绘画,是跳出图像枷锁对艺术行为的再认识,是对人性自身的探索。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金闪
用棍子撬开门,泥地上有两个塑料垃圾桶,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