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泰祥洲个展“天道幽明:泰祥洲的水墨画展(Cosmoscapes: Ink Paintings by Tai Xiangzhou )”将于2021年3月11日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著名学者、芝加哥艺术博物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亚洲艺术部主任汪涛策划,将展出包括手卷、屏风及册页在内的14组作品,全面展示其在各个时期创作的代表作品。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9月20日。
策展人汪涛认为该展览对于美国学术界研究和展示中国新水墨的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评价泰祥洲的绘画:“取意于一些古代经典大师的作品,在模仿宋元古画的过程中重新融化古人之精髓,创造一种新的视觉语言。”
泰祥洲1968年出生于宁夏银川的书香世家,自幼跟随胡公石、王文钧等名家学习书法,并师从冯其庸系统地学习先秦文献。在2000年专注书法和绘画实践之前,他曾师从李振江、崔玉润从事古代书画装裱和修复,同时深入研究了考古学及材料史。对于古墨、生绢和定制纸张等特殊材料的选用使他承袭和延展了古典山水的创作手法。他称宋代山水画为“绘画的母语”,而他的山水作品则从观念、技法和材料层面重新揭示了宋代山水画诸多被忽视的方面。
为寻求观念方面的突破,他后于清华大学继续深造,2011年出版的博士论文《仰观垂象——山水画的观念与结构研究》,深入分析了古典中国宇宙观中天地同构的对应关系,对山水图像的源起与演变进行了崭新的叙述。
这项植根于艺术史的研究演变出一种崭新的绘画语言。他标志性的“天象”作品颠覆了绘画成规,使观者抽离惯常的观看方式,重新召唤着人类对宇宙奥义和原初自然的敬畏和遐思。作品置观众于静谧的混沌之中,没有明确的光影、重量、视点或方向,结合物理学中“相变”的概念,以缠绕的云气与嶙峋的石头展现天地之间的气和能量,寓示着生生不息、恒久变化的宇宙法则,令人联想起《道德经》中“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世界观和存在状态。
二十幅系列作品《黄钟大吕》的灵感则来源于南宋山水画大家马远知名的《水图》册页,以探讨绘画的韵律感为出发点,将水升华为波、流动性、物态等物质原理的载体。
泰祥洲作品《天象2014.1》于2015年被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并在展览“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绘画作品:收藏精选(Paintings at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Highlights of the Collection)”中展出。他的作品还被弗利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布鲁克林美术馆(Brooklyn Museum)、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Asian Art Museum San Francisco)、纳西尔美术馆(Nasher Museum of Art)、耶鲁大学艺术博物馆(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西雅图美术馆(Seattle Art Museum)、北京大学亚瑟·萨克勒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澳门民政总署美术馆、中华书局等收藏。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
李振华
最近听说最多,或是被问及最多的还是价格,中国艺术家被贴上了高...
2013.12.13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 从卉
三天,十场拍卖。如此高密集的艺术品拍卖日程并非偶然。这恰恰代...
2014.10.25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