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2020年11月2日至12月4日,上海宝龙美术馆将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家薛松个展---“中国DNA:薛松2020”。此次展览,艺术家将带来其2020年最新力作,其中在疫情期间创作的由100幅作品拼成的《龙图腾》,将震撼呈现。
展览由梁勤策展,在展呈形式上为大家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艺术家薛松善于以火焰和灰烬为媒介,通过拼贴手段,将形形色色的印刷品残片组合成全新的形象世界。以燃烧、解构、建构的方式赋予作品新的意义。此次展览将在宝龙美术馆的6号展厅呈现,观展者可以近距离感知薛松2020年以来的艺术思考与文本实践。
1990年一场大火,烧毁了艺术家身边一切原有图像和形态,却推开了一扇全新的艺术大门。从毁灭到重生,就像一个轮回。艺术家将现成的图片、文本烧烤后,解构、建构再重组于画布上,它从原有的意义中被释放出来,被赋予新的理解,将东方与西方、历史记忆与当下现实、传统文化与现代观点链接起来,形成独有的薛松式风格。
1988年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毕业的年轻人薛松,被分配到了常熟路上的上海歌剧院工作,1990年12月的一天,歌剧院小剧场意外着火,殃及一旁的薛松画室,几乎所有的画作都焚烧成碎片。自此,他将书籍、刊物、报纸等载录的丰富历史文化图像巧妙地“过火”——焚烧后,加以拼贴,并结合实地风景,创作出极具地域特色的作品,成为了薛松全新的创作方向,一做就是30年。
薛松 书法印象 300cmX150cm 2020
“薛松是个爱书的人,
他买的书比任何藏书家都要多。”
那些书,后来大部分都被他烧掉了。
被烧掉的书,最终都变成了艺术品。
30多年来,这位以火焰、灰烬和印刷品残片为媒介的当代艺术家,营造出自己宏大的视觉帝国,在中国当代艺术众多的个人风格中独树一帜,为21世纪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坐标。以艺术经典和时尚符号为形象,以历史图像和新闻照片为内容,他的语汇是本土化的,语法则是国际化的。
薛松成功地实现了西方波普艺术和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中国式转型,“解构”与“再造”是他的基本语法,通过剪切、烧灼和拼贴,他把巨量的图像和文字残片重新组合,造就了观看与思考的全新方式。局部塑造着整体却又颠覆了整体,信息建构着形象却又解构了形象。宏观与微观的矛盾,形式与内容的冲突,在他的画面上不断地制造出丰富的戏剧效果。
本次展览以《中国DNA》为主题,推出了薛松2020年的一系列新作,他以溯源中华文明血统的态度重新触摸时代的脉搏,把华人耳熟能详的各种文化图腾与经典符号组合成全新的画面。
“
书法和瓷器相映成趣,
山水与花鸟交相呼应,
百家姓、四君子
与十二生肖比肩并列,
苦瓜和尚、八大山人
和蒙德里安隔空攀谈。
”
《中国DNA》这个系列展现了薛松再造文化经典的独特风格,形象地凸显出中国文化基因的强大魅力,也浪漫地表达出艺术家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关切。我希望这个内容丰富的展览,能够让更多的观众见证薛松的激情和活力。
当代视觉文化中的民族审美
——简评薛松的《中国DNA》系列
李旭
2020年10月17日于沪上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