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李山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策展人:龚彦
学术主持:高名潞
展期:2017年8月26日-11月26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1、2楼
作为国内生物艺术的创始者,李山对于生物艺术的定义为“将生命作为使用材料而构建生物本身。……艺术家根据转基因原理和基因制造原理,制作艺术方案,然后按照基因工程的运作方式,构建带有生物性状的艺术作品,被称为生物艺术。”简而言之,生物艺术是对生命的另一种发现与思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李山开始进行生物艺术的创作。1998年初,当时身处纽约的李山完成了首件生物艺术方案——《阅读》,设想创作一种既非鱼也非蝴蝶的生物。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转向生物艺术的实践。2000年,“生物艺术”一词的创立者、美籍巴西裔艺术家爱德华·卡茨(Eduardo Kac)在动物园系统论学家、科学家们的协助下,创造出一只会在蓝光下发出绿色荧光的兔子Alba。
随着时代的快速变化,人类幻想未来的各种奇景。就像近来饱受热议的半机械人(Cyberborg),生物艺术也向我们展现出了未来生命体的发展意向。在未来,我们是否可以像“蜻蜓人”一样飞翔于天际?在未来,我们是否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移植到蜘蛛身上?在未来,南瓜是否可以称为观赏型的图景?在未来,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事物还会像现在这样吗?
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幻想,其实赋予了我们的生命无限的自由,也给予了我们生活无限的可能。这就好似李山所言:“生物艺术的使命在于给沉默的基因解码,解放生命。”
早于2007年,李山与艺评者张平杰在上海农业科学院的教授协助下,合作完成了以生命体为素材的作品《南瓜计划》,这是中国首次以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制作的艺术作品。这些看似怪异的南瓜,却展示出了极具活力的生命愿景。
生物艺术不仅让艺术家打破创作局限,同时也让我们超越了现有生命的界限。艺术家李山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本次展览重新认识、思考、释放自己生命的自由。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