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第三届美术文献展——再现代

日期:
2014年9月13日 - 2014年10月19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9月13日 20:00
空间:
湖北美术馆(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三官殿1号)
策展人:
傅中望、刘明、冀少峰、严舒黎、付晓东

展览简介

由湖北美术馆和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2014武汉第三届美术文献展”将于2014年9月13日~10月19日在湖北美术馆展出。本届美术文献展由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和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刘明担任艺术总监,湖北美术馆副馆长冀少峰、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学术主持严舒黎和《美术文献》执行主编付晓东共同策划。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协办单位:湖北美术出版社

策 展 人:冀少峰、严舒黎、付晓东

参展人员:丁乙、卜桦、于凡、王庆松、王思顺、王钟、王焕青、王晶、方力钧、方少华、甘小二、甘志强、石磊、任思鸿、刘建华、刘茜懿、江衡、汤杰、李巨川、李邦耀、李洪波、李继开、杨国辛、杨福东、吴少英、汪凌、汪甜、沈勤、宋建树、张松涛、张诠、张恩利、陈万仁、陈飞、陈波、邵旋、武艺、武明中、范安翔、岳敏君、郑达、郝世明、袁晓舫、徐福厚、徐震、郭正善、郭鸿蔚、朗雪波、黄一山、黄琮瑜、龚剑、崔广宇、崔岫闻、曾健勇、曾梵志、靳卫红、詹蕤、管怀宾、谭平、樊辉、薛松、戴耘、魏光庆、魏青吉

前 言

傅中望

首届“美术文献展”起始于2004年,2007年又举行了第二届。其中“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又被作为湖北美术馆向公众开放的第一个展览。这两届展览在文化艺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湖北还没有专业美术馆的情境下,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和《美术文献》杂志,在展览、研究及当代艺术的推广与传播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湖北美术馆建成开馆,它以自身对学术原创精神的追求和展览品牌的建构,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展览。可以说,湖北美术馆在构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公众多元与多样的文化需求方面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但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亦导致湖北美术馆在立足本土,全面梳理区域美术发展脉络的同时,亦将目光投向更能代表当下文化状态和彰显城市人文情怀的当代艺术。而“美术文献展”在7年之后,亦在思考如何延续和扩大“美术文献展”的品牌效应。本着共同的文化理想和历史责任与使命,经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和交流,湖北美术馆和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决定携手共创“美术文献展”的未来,并按国际三年展运行模式,在引入策展人机制的同时,每三年举办一届。由此开启了湖北美术馆和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长期战略合作。

在不缺双年展、三年展的今天,如何使“美术文献展”更显其创新性和差异性也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点。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展览学术委员会的资源作用,经过委员们反复论证和研讨,最终决定第三届美术文献展的主题为“再现代”,分设“残缺的文献”、“刻奇博物馆”和“后传统时刻”单元。关于“再现代”主题,其实是对中国价值、中国模式、中国崛起、中国主体性的再认识,旨在探讨传统文化如何适应并转化出现代价值,进而穿越传统为现代化设置多种屏障逐渐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过渡,终极目的是构建有中国文化性格的现代文明秩序,即价值系统、制度体系受经济、社会、政治、国际环境和文明形态转型。在西方现代性之外走出一条多元现代性之路来,因而“再现代”既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又在一个永无止境的实验中……

我们希望“第三届美术文献展”能够具有话题性和启发性,并通过这个展览能够引起在全球化语境中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的关注和思考,及各种问题的讨论,以期建立一个为国内、国际艺术界关注的学术平台。也期待第三届美术文献展能够有更好的艺术作品产生,并以其在艺术上的原创品格去影响国内,进入国际化视野,把第三届美术文献展办成一个多维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平台。透过这个艺术平台,使广大公众能够更深入地欣赏艺术、思考艺术、关注现实、反思生活。

感谢社会各届朋友、同仁对湖北美术馆一如既往的支持。感谢湖北美术出版社对“美术文献展”(文献集)出版工作的全力支持。感谢每一位参展艺术家,你们的智慧和付出,使湖北美术馆获得了不断前行的动力。感谢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每一位成员,你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努力,也使展览能够如期举行。

愿美术文献展能够走向更远更高!

2014年9月13日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