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距离邱昕上一次个展《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已有五年时间。在这五年中,他经历了工作室的变迁,却熟稔地穿行于废旧物品交易市场寻找琐碎地材料;他把绘画从画布画到了木板上,然后说觉得自己几乎没什么变化。尽管并不愿意纠缠于“变化”,在他的画面中,却从未停止对下一种可能的探索。
邱昕现在的工作室在庞大的拆迁工程的边缘。在这里,艺术家与社会现实发生着交互。画面中色彩冲突及急促的触点中若隐若现的紧张,蓬乱的看上去难觅头绪的线条的表现方式,邱昕在自己的画面中遗漏着面对动乱的直觉,而在另外一种理性、冷静的方式下,邱昕从庞大的现实中寻找着他所需要的一切。绝不进行再加工的木工废料成为邱昕的艺术宝藏,那些残留着边框的画面,那些用艺术范畴之外的钉枪完成的琐碎木块的连接而成的“雕塑”,那些带着故事和过去的现成品,在邱昕手中,成为进入他和很多个“他”的“当下”的入口。
属于今天的“当代”总会在某个节点变成明天的历史。狭义的“当代”就是当下,就是今天,由此而来,属于“当代”的“当代艺术”的典型创作形式无非两种,用画面表现当下的细琐或丰富,或者用来自当下多元而庞大的一切创作画面。放在这样的话题之下,邱昕新近创作的“当代艺术”显然使用的是后一种。对于今天的邱昕来说,艺术与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他并不介意公众对艺术意义及美学价值的忽略,也并不敢奢求以“艺术”的通道与公众达成鱼水和谐,他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寻找“当代艺术”的解答方式,在社会现实下,寻找他需要的,和他所被需要的。
在《分离不安》中,一度充斥在邱昕作品中的那些凌乱人物,被更为模糊的游离状态所覆盖,带有紧张感的色彩堆砌也被更为简洁直接的色彩方案替代。他不再讲述幻想中的故事,而是用某些过往场景的重现,让真实与幻境达成一致。他并不想刻意取悦任何人,却在关注着若干种“别人”的生活。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